第229章 小地主的崛起(02)(第2/2页)

“好,以后哥哥有好玩的好吃的一定要先让弟弟玩弟弟吃。”

兄弟俩分完脏才开始挖,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挖着。

半个时辰以后,才全部挖完,沈清和小心翼翼的用不包好,放进背篓里已经清空的瓦罐中。

兄弟俩既然上山,肯定要挖点野菜回去,要不然会引人注意。

兄弟俩运气不错,在一个低洼处,找到一片地方,都是野菜,还有一些能食用的蘑菇。

离开的时候,两人身上头上都是树叶泥土,没有一处是干净的。

下山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蹦出来一只苯鸡。自己一通乱飞,撞到老树上,撞到头,头昏眼花的在地上乱转圈子。

一只“醉鸡”就这么转晕自己倒在兄弟俩面前,兄弟俩捡起醉鸡,藏在野菜内。

一路小跑回到家,沈母心疼的不行,就这么一个宝贝蛋,跑出去万一出事咋办。

沈母拉着儿子,转着圈的瞅,“和儿,以后别乱跑,娘怕你出事。”颤抖着的哭音儿,让沈清和不知道说什么。

他只能轻轻拍拍亲娘的背,安抚着 ,“娘,儿子以后一定不会乱跑。”

“你说的,可要算数,别骗为娘。”沈母的眼泪哗哗的流,让沈清和有些招架不住。

“不骗您,真的。”只差赌咒发誓,沈母才收住那如洪水一样奔腾的“洪流”。

就这收放自如的哭功,看傻了沈清和。

半跪在边上的沈清和:想哭。

沈清和与沈父说了挖到人参的事情,只说人参他不能上交,他想自己留着,沈父没有在意,儿子要自己留着就留着吧。

他只是借这人参的引子作文章而已,家中还缺粮食,必须弄回来一些粮食。

三个月以后,粮食就是花费天价也不好买,官府倒是能高价买一些回来,可他们买也需要高价。

都是一些背景人士在卖粮食,陈粮也是宝贝。

趁如今还能用高价买到粮食,悄悄的弄回来一些粮食,至少要吃到明年秋收时的粮食。

水井有水了,后院收拾一块地方,种上蔬菜,也不用担心没有菜吃。

私塾早就停课,沈清和没啥事,在家里安静了几天,每日看会儿书,练会儿字。

有时候会在巷子里溜达,家里的宅门敞开着,只要有危险,随时能跑进门。

绞尽脑汁混出去办好事,找了一处隐秘的地方藏好粮食,然后找沈父和家里的下人一起悄悄的运回来,家里载人的马车,来回跑了几趟,才把粮食全部运回来。

沈家的粮食问题得意解决,每日七分饱是可以的。

后院不需要沈清和提起,已经种上不少的菜,沈保根每天都会来七叔家里挑水。

他如今很忙,父子俩只要出去就会把家里的母女俩送到沈清和家,然后出去挖野菜,也有出去打短工,赚点粗食。

转眼就是四个月,官府到处收保护费,魏捕头敲响沈清和家的门,“来了。”

“魏官爷来了,里面请。”常宽微弯着腰,迎着魏捕头和后面几位进去。

“你们家老爷在吗?”

“在的。”

沈父心不在焉的与魏捕头寒暄几句,然后送上银子 ,心疼的不行。

官府大人们如今是肆无忌惮的敛财,连遮掩都不需要,驻扎在莱城外的官兵为了混肚子饱 ,也加入进来,当然普通士兵,肯定没啥油水,最多能吃个肚子饱。

送走魏捕头,沈父捂着胸口,重重的喘了几口气。

心疼死人,庄子上没有收成,铺子里也没有收益,家中只出不进,银子不经花。

这样下去,银子会很快花光的。

城门现在基本不怎么开,只有运水的时候才开。

半夜三更,全城没有几个清醒的人时,沈清和悄然无声的溜了出去,一路寻到知府大人的府中,第一站就是知府家的库房。

一个知府府中居然有几个库房,内外院的库房还有个小库房。

沈清和手一挥,全部收走,包括书房内隐藏的密室也没有放过,密室有间现代普通人家的房间那么大。

还有张书案,也有一个柜子,周围的箱子装的满满当当。

沈清和全部扫荡一空,柜子里面有本账薄,不用翻也知道是分赃的账薄,对上对下的都有。

离开廖知府府中,沈清和顺便做了好事,这种不义之财他可以收走,但是也想顺便做点好事。

这些宝贝能换好些银钱或者去到现代时空也能换很多钱。

他偷来的钱财,也要花出去,当晚,沈清和在贫民区转了一圈,家家扔进一袋大米,还有缸内注满水。

贫民区转完,沈清和又在另外一区的普通百姓家中也送上一样的。

遇到一家还有病人,一直咳嗽,沈清和顺便放下一瓶能治病的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