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穷人乍富(第3/4页)

“嗯,缺。”老队长看了看她,慢条斯理解释道,“这不是以前的会计姚其福,去年冬病倒了吗,年纪大了怕是干不成了,这差事就丢下了。村里有文化的少,会计的活关系整个姚家村生产大队好几百口人呢,文化不够、人不踏实没法干,一时半会就没找到合适的。”抽两口烟看了看江满,“你问这个,是有啥想法”

“队长叔,您看生产队照顾我,孩子小,我去年一半年都没上工,今年我要是再这样,年底我该当超支户了,再说村里人有意见,也让您为难。”

“这个活儿,你能干”老队长想了想说,“小孩大一点,你一直不干集体的农活是不合适,也会有人嘚啵。”

可是就他们两夫妻养孩子那个态度,让她带娃下田,风吹日晒的一准不干,老队长想了想说:“要不,村里育红班缺个人手,你过去也是顶半个工。”

育红班一堆孩子吱吱歪歪的,操心头疼,累人还照顾不好自家孩子,江满没打算,她想干会计,就是图的个轻省。

明白老队长的担心,别人眼里她小学都没毕业,又是个女的。江满就笑道:“队长叔,我虽然是小学文化,可姚志华也教过我写字算账的,你要是怕我干不好,您先让我试试”

“叫我说,你让畅畅妈试试,全生产队谁家出过大学生了旁人也不该提啥意见。”队长婶在旁边说。

“那你……就试试”老队长磕磕烟袋锅,笑道,“没会计,我正发愁呢,那我明天把开春添置农具和买肥料、农药的账目拿给你,你先给规整规整。”

第二天送来的账目,乱七八糟几张纸,夹杂着拼音和错别字,看得出生产队几个干部的文化水平了。

江满一边看着畅畅玩,一边就快速整理了一份细账和总数目,想想是不是也太快了,故意等到下午,给老队长送去。

“这是你写的”老队长看完了有些惊讶,笑道,“你写的字比姚其福好认。账目看着也齐整,我让几个小队长再报一遍。”

老队长是“大队长”,姚家村生产大队划分成五个生产小队,老队长当晚把五个小队长叫过来,还叫了民兵连识字的姚大军,七个人头趴在一起算了一晚上,账目清楚,都能看懂,也没找到半点错处。

于是第二天早晨,老队长打发人来叫江满,笑呵呵说:“我看就这么定了,你这账目做得清楚,到底是志华教过的。谁要提意见,我就把这账本拍他脸上去。”

江满心里:……让姚志华白占了功劳。

完了领她去看大队部“办公”的地方,其实就是两间大屋三张木桌子,指了张桌子给她,抽屉挂着锁。

其实平常根本没人在大队部办公,顶多一年几次分粮食结算的时候,所有干部要聚到一起结算核对,平常也就是负责出纳开支,统计社员出工。各个小队长把出工情况记在小本子上,每隔一旬(十天)报上来一次,江满整理统计。

对她来说,基本没多大事儿,带着孩子玩着就做完了,隔三差五有人拿着条子来找她,开支报帐领钱,签字摁手印。

往后谁也不能说她没干活、白吃生产队的口粮,还混了个“大队干部”身份,普通村民都得高看一眼,在江满看来挺划算的。

这年代生产队干部基本上没工资,会计跟育红班老师一样,顶半个人的工分,别人当会计都是照样下田干活,照样挣工分,等于多赚了半个人工。可以说时下农村生产队就都是“兼职”干部,也就江满是“专职”。

她算了下,有这半个工,够她年底不超支了。

“哎呦,江会计。”肖秀玲中午收工回来,笑嘻嘻过来打趣她,“白天上工老队长宣布了,说你当会计了呢。”

江满笑着拉开门:“没人说什么吧”

“说什么说你不愧是大学生媳妇,大学生教得好呗。”

“怎么又是他的功劳”江满白眼,“畅畅小,我也没法下田干活,这不是好歹有个事干吗。”

“挺好的,事不多不耽误你带孩子,偶尔还能发点儿干部福利,你们娘儿俩生活就足够了。”肖秀玲笑着嘱咐她,“开支领钱你多留个心,生产队啥样人都有,以前姚其福干的时候,就有过纠扯。”

“嗯我知道了,一分一毛留手续。”江满点头。

两人刚进屋坐下,门口有人喊了一声:“江满同志在家吗”

江满出去一看,绿衣使者邮递员,从自行车前梁挂着的邮件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她,又从后边铁筐子里拿出一个挺大的邮包。

“得签收,有印章吗”

“怎么又寄挂号信”江满意外了一下,摇头,“没印章,我签字摁手印吧。”

“像你家这样经常收挂号邮件的,得刻个私章方便。”邮递员拿了两张纸和印泥出来,指点着叫她摁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