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天线杆子(第3/4页)

儿子在偏僻地区长大,又因为他没时间教育,没有读到书,也没能考上好学校,知识层次不高,人又没什么定性,才会被牟芳芳和沈夫人所利用。

可怜他半生在边防上,日子才好过了几天,没想到因为儿子的缘故,这就得进监狱了。

看张司令背影那么踉踉跄跄的,不说宋青山和谷平几个,就苏向晚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谷平和沈三强几个不怎么关心承泽家的军功章,因为阿德里安的事情牵涉到两国邦交,比较难交涉,匆匆忙忙的走了。

苏向晚白和了半盆子的面,就算谷东再能吃,也不可能吃掉三个男人的量吧,更何况明天他们就打算回秦州呢。

没办法,苏向晚把活好的面擀成面饼,再抹上油,到隔壁找到沈奶奶,就要教她如何做拉面,等她走了,这些拉面沈奶奶还可以再的嘛。

结果刚到隔壁,她就听见屋子里有俩人说说叨叨的呢。

“不就边疆嘛,当初我要去,你们全拦着我,反正现在我不管,我就要去。”是沈星原的声音。

接着就是沈奶奶的声音:“那个马匪人有对象,就是原来跟秦霞关系好那小丫头,叫牟芳芳的,还是个间谍,你要敢跑到沙漠里去找他,我打断你的腿。”

“我哪是去找他呀,我只是到那边工作,我们钢厂开的分公司。”沈星原还在强辞夺理。

沈奶奶能不了解孙女吗:“真是生了俩棒槌,北京的户口是一般外地人能拿到的吗,你去了那沙漠里头,跟一挖蚯蚓的呆一块儿,北京户口咋整,房子呢,首钢还没给你分房子呢。”

“我不要房子,我也不要户口。”沈星原说。

沈奶奶平时挺大方一人儿,说起这事儿来,一口一个挖蚯蚓的:“你要真敢跟那挖蚯蚓的走,你就等着吧,我这院子就一个厕所也不给你留。”

苏向晚故意重重咳了一声,沈奶奶赶忙迎出来了:“哟,向晚啦,这么晚了还没睡?”

苏向晚故意说:“睡不了啊,我们自己的院子没收拾好,还得给俩儿子收拾院子呢,再说了,我家西岭也是北京户口,在石油大学还有岗位,我还得去领他的工资呢。”

不就是房子和户口吗,弄的好像谁家没有似的。

“你那俩儿子哪来的房,现在北京的房子可不好买,有人拎着钱,没人出房子呀。”老太太说。

苏向晚指着对面两个上着锁的院子说:“就那俩,我家西岭一院儿,东海一院儿,只不过现在他们还没成家,孩子们懒得收拾而已。”

这么说,苏向晚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仨院子?

沈星原瞪着她奶奶呢,老太太心里着急啊,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要人再能有房有工作,胜于佛祖的金装。

老太太琢磨着,宋西岭要真的在北京有工作,还有房,这是个好对象啊,但是苏向晚只教她怎么拉面,什么粗的细的扁的韭叶,转眼就给她拉了半锅子的拉条子,但是绝口就不提一声宋西岭。

这要她提一声,老太太能立马答应,让俩孩子结婚呢。

可苏向晚临到走,都没提这茬儿。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是匆匆一面,苏向晚全家得回秦州,宋西岭坐另外一趟火车,得从呼市那边转道,直奔边疆。

牟芳芳和伊藤,确实得判刑,当然,日本会有一大批爱国人士为他们的自由而奔走向告,并想尽办法把他们营救出去,为此,估计还愿意付出大笔的金钱,人力和物力。

宋西岭不关心这些,他唯一沮丧的一点是,自己恐怕很难给父母找到一个真正可心的儿媳妇了。

妈妈能看见的时候,宋西岭穿的是西服,还特地打着一条苏向晚给他买的领带,在整个火车站,乌乌泱泱的人群中,就属他最帅气。

但一上火车,找到自己要坐的卧铺,他找到厕所,就把西服换掉,仔仔细细的叠起来,又换回原来的工装了。

穿工装的时候,宋西岭愣了一下,因为他这工装上,原来斑斑点点全是油渍,没想到这回翻出来,却干净的就跟新的似的。

换上自己的工装,洗手台后面,水渍斑斑的镜子上就浮现出一个戴着眼镜,年青,斯文的石油工人来。

小伙子习惯性的把手往兜里一叉,居然摸到一张纸条。

他把纸条拿出来,还以为是废纸呢,习惯性的扔之前要看一眼,就见上面是苏向晚的笔迹,她详细的告诉他要如何用汽油来浸泡这种黑油渍,以及泡多长时间才能把它们全清洗掉。

所以,他的工装这么干净,却原来是妈妈帮他洗干净的呀。

回到卧铺车厢,到了上铺,宋西岭打开笔记本,忙里抽闲,就开始工作了。

隔壁的卧铺车厢里一直有个年青人在唱歌,而且唱的是一首英文歌曲,名字叫《波西米亚狂想曲》,一声声的妈妈,就算不懂英语的人,也能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