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动手

可饶是如此,圣上依旧只在乎他的皇陵!

以李启天的聪明,没有人相信他真的看不出大势,只是从草根变作上位者,八年来一直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之中,收复大燕后又平了鞑靼之乱,这等歌功颂德之语听的多了,李启天难免沾沾自喜,致使他双眼被蒙蔽。

他或许并非看不出南方的局势,身为帝王,又怎会真的看不出局势?

李启天只是怀着侥幸心理罢了,说不定他还在想:再不济,天下各地粮仓多着,富有仁慈的人也多着,百姓饿死一些就饿死一些,难道大周朝还能为此颠覆?

秦宜宁与逄枭都是将百姓性命看的较重的人,无法理解李启天的任性作为。

逄枭道:“忠义伯采买的石料已从户部和内帑之中分别得了银子支应上了,上好的花岗岩正陆陆续续运往辉川县。另外,圣上下旨拆解前朝战船,选用其上木料,金港处也有工匠于码头上拆船。”

逄枭薄唇扬起,凤眼熠熠生辉:“新的石料陆续会到,石料厂空间有限,忠义伯早已为‘残次品’找好了买家,正好借此机会向外运输。两位先生,咱们等待的时间到了。”

谢岳与徐渭之皆是心中一震,顿时生出万丈豪情。

“在丹福县休整了这些时日,实不相瞒,老朽也真是闲的筋骨都松了。”谢岳笑道。

徐渭之掩口咳嗽两声,打趣道:“可不是,这老家伙成日背地里与我埋怨,嫌弃忠义伯性子太慢,手段太缓,唠叨的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既是忠义伯终于有了动作,王爷不若多给老谢安排一些差事,免的他太闲。”

秦宜宁与逄枭忍俊不禁。

谢岳笑着摇头:“不过是上次抢了你的好茶,你便这般报复我。”

“难道叫你多做一些事,叫你的老胳膊老腿儿松松筋骨,你还委屈上了?”徐渭也禁不住笑起来。

两人打趣之下,气氛轻松不少,他们筹谋已久,如今终于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候,说真的,不只是谢岳急,逄枭也等的不耐烦了。

他也并非自己急着用银子,他想的与秦宜宁所想几乎相同,南方情况难料,只怕最后会爆发饥荒,这笔银子若给了李启天定会填补进皇陵,若给了陆衡,也只不过给对手增添实力罢了。这银子若他拿着,救灾是必然的。

逄枭道:“忠义伯行事颇为谨慎,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确定宝藏到底会走哪条路线。本王已命人严密观察了。”

秦宜宁垂眸想了想,柔声道:“若我是忠义伯,必定不会将宝藏一起运走。这事情变数太多,俗话说的好,鸡蛋不能放进一个篮子,我一定会将宝藏分成几分,分别放在几处。一则可以分散注意,二则也能保证一旦一处出了乱子,不至于所有都丢了。”

逄枭笑着颔首,看着秦宜宁的眼中满是欣赏。

“王妃说的极是。”徐渭之笑道,“而今王爷最好命人将那些残次品的买家所在打探清楚,咱们便可借由地势分析一番,到时又多几分胜算。”

逄枭道:“先生说的极是,本王已经将此事分派下去了。想来不出两日便会有结果。”

果真,两日时间,逄枭便将购置石料的十个方位列在一张纸上,邀谢岳与徐渭之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

“王爷,这四个位置最有可能。”徐渭之点指舆图上的四个地点,那分别是临南乡、万舟镇、武宁坝、庆杭坡四处。

谢岳捋顺呼吸,赞同的点头:“老朽赞同徐兄的观点,这四处分别在四个最远的方向。一旦有人追踪,逃脱起来最容易。而且若老朽没有记错,上次咱们的线报上得知,这四处非常巧合,都没有陆家的旁支或者门人在此处。王爷且看。”

谢岳指着舆图上其他六个地点,那六个地点的共同特点,便是那里都有陆家的旁支或者门人。

“忠义伯足智多谋,必定考虑的非常全面,一旦事情爆发,没有陆家的地方反而嫌疑最少。想来就算有人发现此时要调查,也一定会将注意力都放在有陆家人助力的方向吧。”

“两位先生言之有理。”逄枭在得到消息时便已有猜测,私下里与秦宜宁商议过一番,得出的也是相同的结论。

“本王安排的人会继续观察,最后以确定宝藏到底运往哪个方向。本王打算按着运送宝藏的马车和石料预备一些,先一步赶到运送宝藏的必经之路上,届时寻机会让我的探子将马车调换。能够不动手,就尽量不动手。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谢岳笑道:“王爷思虑周全。”

“王爷的想法很好。动手明抢,那是最后一步的无奈之举,一旦动了手,难免会引人注目,且太容易暴露了。能悄然替换自然是好。”

“想不到王爷已经将探子安排的那么深了。”谢岳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