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转圜(上)(第2/2页)

“这尚不知晓。”我说,“但秦王的志向,乃在桓氏之上,他当政,比桓氏更好。”

桓瓖沉下脸:“元初也这般想?”

“元初从不与志不同道不合之人为伍,公子是知道的。”

桓瓖神色不定,室中安静。隔着墙壁,可听得外面隐约传来乐歌和欢笑的声音。

正沉默之时,门上忽而传来轻轻的叩击声,桓瓖没好气道:“进来。”

门打开,一个桓瓖的侍从进来,看看桓瓖,又看看我,嗫嚅道:“公子,外头来了一位□□的内侍,说是要寻……要寻云女史。”

我和桓瓖都愣住。

桓瓖疑惑地看看我,即刻道:“快请。”

侍从应下,未几,一人走进来,却是冯旦。

“拜见桓公子。”他笑眯眯地一礼。

桓瓖显然也识得他,目光闪了闪,点点头:“冯内侍怎来了此处?”

冯旦道:“王府中有些急事,小人奉秦王之命,来请云女史回去。”

我看看他,心中虽疑惑,还是点了点头。

“今日多谢公子,”我向桓瓖道,“你我改日再叙。”

桓瓖淡笑:“也好。我母亲也想见你,今日她还说要在府中设宴,邀雒阳的旧日故友赏花,到时邀你,还望你莫推却。”

这倒是天大的面子,桓瓖母亲的赏花宴向来出名,可不是人人能去的。

我说:“府上相邀,断不敢辞。”

说罢,我向他一礼,随冯旦出门。

凤鸣楼外,冯旦引着我走到一辆马车前,道:“姊姊,上车去吧。”

我看着他:“你怎知晓到此处找我?”

冯旦笑了笑:“姊姊是王府中的要人,姊姊去了何处,大王怎会不知晓?”

我了然。秦王那般精细的人,既然等着我做事,自不会连我的行踪也无人盯着。方才桓瓖看到冯旦时那强自镇定的模样,想来他也着实被惊了一下。

“秦王有何要事?”我问,“这般着急?”

冯旦道:“我也不知,不过他似乎接到了一封信,是扬州来的。”

扬州?我随即想到公子,心中一振,即不再耽误,上车去。

回到□□,堂上,秦王正坐在案前,见我进来,道:“你回来正好,元初从扬州传信来,你可看看。”

说罢,他将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拆开,迅速看了一遍,不由地愕然。

这是公子亲手所书,他在信中提到,要亲自到雒阳来一趟,与秦王商议皇帝还朝的事。

心蓦地撞了一下,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一遍。

没错,那上面的确写着他要过来,与我一样,在扬州乘海船出发,同行的还有豫章王。

“圣上要还都?”我向秦王道。

“正是。”秦王道,“这是孤攻打雒阳之前,便与元初商议的事。孤在雒阳开幕府,圣上却在扬州设一个朝廷,终究不妥。当下雒阳既已拿下,朝野都盼着圣上当早日还都,此乃众望所归之举,可稳定中原人心。”

我应一声。

皇帝还朝,自是迟早的事,不过不是现在。

这是我和公子、沈冲商议决定的事。雒阳无论有没有皇帝在,它都掌握在秦王的手里,皇帝过来,便成了真正的傀儡,全凭秦王挟持处置。这对秦王自是有好处,对皇帝而言却有弊无利。

皇帝母子二人所求不过保命,能与秦王交易的唯有帝位,若在天下未定之时便早早地交了底,是为不智。我等当初辛辛苦苦将他们母子从东平王手中救出来,为的也并非是这般结果。

既然公子不是真心来跟秦王商议皇帝还都,那么便是为了……

我心头不由一甜,只觉缠绕自己的琐事突然被斩开一道光,周身飘飘然。

“甚欢喜么?”秦王瞥着我。

我随即将唇边的笑意收起,正色道:“此事有利殿下的大业,我自当欢喜。”

秦王不置可否。

“你方才去见了桓瓖?”他说。

我说:“正是。”

“他找你何事?”

“不过叙叙旧。”

秦王道:“蒋亢那边如何了?”

我说:“他那边无妨,明光道愿与殿下议和。”

秦王颔首。

我以为他会问得再细致些,不料,他似乎并无多少兴趣。

“云霓生,”他说,“你当知晓,世间之事,皆有取舍,从无两全其美。”

我看着他:“殿下何意?”

“无他。”秦王目光深远,淡淡道,“不过是怕你顾虑太多,束缚手脚,反受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