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4页)
他也一直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哪怕他再辛苦,也不会对人言。因为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登基为帝,百官上疏请求立后。
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陆令仪。
他第一次喜欢一个姑娘,她长得好,人也聪慧,善解人意,跟她在一起,他很快活。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写完了诏书。
可是等字迹干的时候,他却迟疑了。
诏书可以下,但是小师妹的心呢?
在她心里,先生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她的理想。再然后才是母亲,姐姐等一干亲人,他被她排第几位呢?他猜不到。
在宫里那几年,他都是在阿谀奉承的世界里生活,只有被下人奉承时的洋洋得意和被皇奶奶打击时的愤愤不平。
出宫的这六年,他活在一个烟火世界,周遭一切都是最真实的市井气息。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真诚。没有人对他虚与委蛇。
他知道先生在担心什么。
皇奶奶说的那些理由,他以前从未想到过。
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年轻。
当从皇奶奶那得知先生对他的不信任。赵烜是伤心的。
他没想到先生会如此看他。
可是伤心过后,他又理解先生的一腔慈父之心。他没办法去责怪一个把女儿当命疼的父亲。
他想告诉先生。
他一辈子都可以守着小师妹一人,绝对不会立妃,伤小师妹的心。
他也可以像皇爷爷一样,可以给小师妹天后的权力,他们共同治理这个国家。
可是走到门口,他退却了。
誓言再美好,在没有成真前,也只是一句誓言。先生不会相信他。
他想用事实证明给先生看,他会给小师妹幸福。
诏书写完,他端详许多。
这诏书等同于折断了小师妹的翅膀,等她入了宫,他再也见不到鲜活的小师妹了。
那个会笑,会善意提醒他,更会跟他据理力争时寸步不让的小师妹,才是他真正喜欢的样子。
他不想小师妹怨他,更承受不起先生愤怒失望的眼神。
他是帝王,不能因为一已之私就剥夺别人的喜好。
在他登基前一晚,皇爷爷问他,想当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当时想了很久。
他生父是奉元帝,那个只知吟诗作赋,被金人掳去,颜面尽失,绝称不上一个好皇帝。
皇爷爷生性喜武,做事雷厉风行,如今朝廷能够河清海晏,有一半是被皇爷爷的杀伐果决给吓得。
而皇奶奶善于琢磨人心,做事喜欢以利诱之。她杀过的人一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皇爷爷和皇奶奶称得上好皇帝。相比起来,他更喜欢皇奶奶的做事风格。
但是他没有皇奶奶那近乎洞察一切的老练,他看不透人心。
他想当一位好皇帝。那就只能当一位仁君。知人善用,不强人所难,方是为仁之本。
最终那个被他一气呵成写出来的诏书被他封在了盒子里。
在他没有找到法子前,它永无重见之日。
阳光明媚,风光无限好,这天批完奏折,赵烜放下珠笔,伸了伸身子。
下人来禀,“两位太后有请。”
自他登基后,天皇和女皇真的撒手不问政事,凡事都要他自己处理。
跟去年监国相比,赵烜处理得政事越发多了,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朝和批发奏折,没有多余时间。近日也没去后宫看望她们。想了想,也该去后宫看看两位母后了。
请安问好后,两位太后又谈立后之事。
赵烜不愿,借词搪塞过去。从后宫走出来,赵烜走到前殿。
站在殿前,威武雄厚,至高无上。
可是她不愿进来,赵烜心中隐隐作痛,问旁边的护卫,“先生可曾定下人选了?”
护卫一五一十回答,“已经选好了人。对方说回去跟父母商议。”
赵烜望着外院,久久不语。
陆时秋选中的这人,名叫周正,容貌端正,虽不及赵烜的好看,却是老实厚道。
这一年来,陆时秋从各方面试探过他,甚至就连他的家人都多次款待,邻里关系也极为融洽。人品绝对没问题。
木氏一开始有些想不通,相公为何要这么一个人家。
陆时秋却道,“咱女儿不适合官宦之家。那些大户人家的女子都像段黎书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囡囡嫁进去,不比入宫强多少。”
木氏点头,“可是周家是商贾之家啊。”
“周家世代经商,其父从小就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家里的儿媳常年出来抛头露面打理生意,规矩少多了。家里不缺钱,咱闺女就适合这样的人家。”
木氏被陆时秋说通了。
陆时秋找个机会跟周正谈明此事。
周正被这天大的馅饼砸中,呆愣好半晌,可他没有被喜事冲昏头脑,只道回去后跟父母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