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3/6页)

简稻又开心地哐哐摔了她七八个耳光,满眼无辜:“你别再骂我了。我真的不想打你。”说着,居然还用粉嫩的小手给那妇人肿起的脸颊揉了揉,苦口婆心地教育,“你嘴这么脏,在我面前说胡话就算了,今日前辈也在,可不敢这么嚣张……你快认个错吧,我真的舍不得打你啊。”

那妇人性格非常倔强,坚持不肯认输,继续咒骂:“小骚蹄子臭□□不知尊重的黄毛丫头……”

简稻也不生气,她骂一句,简稻就摔她一巴掌。两人谁都不肯罢休,直到后来那妇人熬不住了,抓住简稻的胳膊想要躺在地上耍赖,哪晓得简稻的胳膊非常有劲儿,死死提住了她,继续摔耳光。

那妇人终于受不了了:“放开我,放开我!我不骂你了!”

简稻冷笑道:“你说放就放?你说不骂就不骂?现在得看我乐不乐意放了你!”

那妇人是真无赖一个,挣不开简稻的控制,她就准备脱裤子。简稻满脸错愕,只得把她放开。那妇人居然还趁势把手里的篮子砸向简稻,屁滚尿流地鼠窜而去。

“什么奇怪的人啊!”简稻把篮子接住,里面还有二两猪肉两根白萝卜。

在县衙门口又吵又闹干了半天的仗,这时候才有差役懒洋洋地走出来,对正在磕头喊冤枉的刁二虎说:“老父母问你何事?”

这时候就有县里的吏员文书悄悄地走了出来,向伏传施礼:“伏先生,县尊请您二堂喝茶。”又压低声音说,“本该亲自出来迎接,堂前百姓太多,不好引人瞩目,您请海涵。”

伏传想了想,带着简稻跟他一起从侧门进去,径直去了二堂。

杏城令穿着常服似刚梳洗起身,伏传进门的时候,他正在大口大口啃油条,小厮提醒他伏传进来了,他放下咬了一半的油条要起身,伏传率先施礼:“是我来得唐突,大人先吃饭吧。”

杏城令和他没熟到不计较礼数的地步,小厮递来帕子擦了嘴,马上就有人来撤了饭桌。

杏城令与伏传叙礼坐下。

伏传直言相告:“此来是为了冯淑娘之死。”

杏城令脑门疼得嗡嗡的,跟伏传诉苦:“一大清早就知道这事了,已经派了县里的仵作去验尸。不瞒伏真人,光是县城里,一晚上就死了七个……这是有苦主来告官的。老父亲来告女婿杀了女儿,舅家来告妹婿杀了姊妹,全都跪在门口哭……”

伏传也不是全然不懂俗务的“神仙”,杏城令这番话非常可怕。

一夜之间,光是被央告到县衙的命案就有七桩,那么,娘家人不在身边的外嫁妇人、不被娘家放在心上的妇人……那些被死死捂在闺帷之内,悄无声息逝去的妇人,还会有多少呢?

“我已差人去请顾督军来协查。”杏城令根本不担心命案难破,反正龙鳞卫可以招魂,是非曲直把死鬼找来问一问就知道了。他伤心的是一夜之间搞出来这么多人命,今年政绩考评难看啊……

伏传就能招魂,但他不能越俎代庖,龙鳞卫是皇帝钦定的衙门,顾苹襄带人来协查才算公证。

这时候杏城令要等顾苹襄来协理公审,也想打听打听伏传的看法。

——如何审案,当然没有请教寒江剑派的必要。但是,这两尊大佛就蹲在杏城不动,若是有哪个案子裁决得不符合他俩的心意……被革职下狱的郇城令就是前车之鉴。

伏传摇头道:“我尚且不知道前因后果,哪有什么看法?却有一件事,想要请教县尊。”

杏城令客气地说:“不敢不敢,伏真人有事尽可垂问。”

伏传把冯淑娘的处境跟杏城令描述了一遍,说道:“我的问题与此案无关。只是想请教县尊大人,您若知道了冯氏的处境,想要为她解围又该怎么做呢?”

杏城令捻了捻胡须,沉吟片刻,说:“这事真要应付也不难。冯氏立志守节,我便照实申报其志愿,向朝廷给她要个牌坊——当然,只是立志守节,牌坊必然要不下来。但有了这么一层文书,放在她夫族祠堂里,就是她后半辈子守节的倚靠。等她真的守了一辈子,牌坊自然也到手了。”

“就是这么弄了一场,她是绝不可能再改嫁了。”杏城令说。

这又是一个伏传前所未闻的思路。初听有些稀奇古怪,细想又觉得莫名精妙。

左等右等,顾苹襄始终不来。

伏传倒是耐得住性子,和杏城令聊了聊昨夜城中发生的命案。

杏城令是个读着圣贤书长大的老夫子,脑子里自然也逃不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

对于杏城妇人迷信安仙姑,不事舅姑,不安于室的情况,他是深恶痛绝。然而,安仙姑的迷信破除之后,马上就有无数妇人被丈夫殴打致死,这件事也令他非常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