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争(31)(第3/5页)

杨奚的本意是不叫抄书,他就蹲在屋子里翻书,绝对不惹事。

哪晓得小郎君这么优待,愿意专门派人服侍他去找别宫的书藏。秦廷几代皇帝都在此居住,宫中藏书当然也不是闹着玩儿的,华家将别宫视为囊中之物,也没有去挖别宫书库的墙角,反倒把自家珍藏的书简放进了书库珍藏。

这年月书籍流通不便,读书人求知若渴,对大书库都是无比眼馋,杨奚也不例外。

“是,谢小郎君恩恤。”杨奚兴奋得饭都不大想吃了。

笼络几个小朋友对谢青鹤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哄过杨奚之后,谢青鹤摸出三枚铜钱,细细摩挲。

又是这么些天过去了,恩州那边还是没有半点动静。

陈起临走前叮嘱他要“机灵些”,还给他留了二百亲卫,显然是判断青州可能被石倦攻破。

谢青鹤这些日子提醒过安莹要注意恩州方向,安莹也大概知道了陈起的安排,青州既要做饵,也要负担起与陈起合围石倦部腹背的重任,安莹是久经沙场,对陈起的计划非常理解且配合。

谢青鹤其实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单煦罡的二十死士,陈起的二百亲卫,都不如他自己可靠。

只是想起刚刚恢复了秩序,正打算在新主的统治下重新开始生活的青州百姓,谢青鹤又觉得这支架在弦上却总也不肯飞出来的利箭,委实有些可恶。

——到底什么时候才来?

占一卦?谢青鹤将三枚铜钱排在案上,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占。

身在局中,天命就不重要了。

谢青鹤在青州的日子过得非常无聊。

除了盯着杨奚与华泽、华谷抄书之外,也就是时不时接待来联络感情的安莹。

东楼谋士都比较高傲,白芝凤也不是经常来别宫探望,青州府的沈俣就不提了,人家非但一回没来过,有时候谢青鹤去青州府找人,还得临衙坐等——等下人去把沈俣从市井街面找回来。

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前些日子,春姬终于发现杨奚也住进了别宫。姐弟相见也没多熟络,照面叙礼之后各行其是。

谢青鹤听陈利汇报了此事,想着春姬不恼不怒,倒是个顶尖的聪明人。杨奚未必知道春姬与夏女换子之事,但是他随口就道出了两位姐姐最大的秘密,被谢青鹤猜到了真相,难免会被春姬怪罪。

哪晓得春姬不是不记恨,她单纯就是反应慢。

过了一天之后,她才突然想明白,哦,是杨奚把我和六妹出卖了!

这使得春姬深为震怒。若不是小郎君心慈性软不爱计较,光是背地里换子之事,就足以让华杨两家遭受灭顶之灾!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春姬又私下去找杨奚,要教弟弟“友爱亲族”的道理。

她抱着孩子坐在屋内,杨奚就跪在雪地里,温声细语一番道理讲完,杨奚原本受了伤气血不畅的双腿就差点要彻底跪废了。杨奚想不到春姬会这么嚣张,他如今是小郎君护着的人,春姬不依不饶要找他的麻烦,不就是对小郎君不满吗?

春姬犯蠢,杨奚不敢跟着犯蠢。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春姬出事,他也得受牵连。

所以,杨奚受了春姬的责罚根本不敢声张,还得费尽心力替春姬捂着。直到他一瘸一拐回了屋子,被隔壁与他常来常往的华谷发现端倪,找陈利给他煮姜汤熏腿,方才把此事撂了出来。

谢青鹤原本怜惜春姬质弱不能自主,哪晓得她面对庶弟时如此凶蛮,当即打发她回夫家居住。

手里的冻伤药都让陈起带走了,剩余的药材还不好配外用药,谢青鹤单独给杨奚写了方子,又怕下人不会煎,就让陈利在他眼皮底下煎药,送给杨奚服用。

杨奚一边喝着苦涩的药汁养伤,没人的时候才偷偷流了一回眼泪。

他说是杨家的儿郎,世家的公子,其实,每到生病受伤时,除了生母在世时能得一碗药一颗糖,其余时候都是无人看护野生野长。家里从来得不到的关怀,在别宫都得到了,那个家又算什么呢?

病中的杨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隐约生起要对小郎君肝脑涂地的幼稚念想。

那边谢青鹤正在算日子,陈起赦免姜夫人的手书与他的私信应该都已经回了相州。

只是青州还不安定,谢青鹤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接小师弟过来。他想小师弟没接到他只接到信,肯定会很失望。想起小师弟失望时耷拉的肩膀,郁郁不快的颜色,谢青鹤也有些难过。

若是伏传任性暴躁爱发泄也罢了,正是因为小师弟从来都很乖,很会体谅他人,绝对不会无理取闹,谢青鹤才会再三的心疼他。这时候就难免怪罪陈起想起一波是一波,九岁的儿子使得真顺手啊!

谢青鹤在等待恩州石倦偷袭的忐忑中度过了新年,青州没什么过年的氛围,战时一切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