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5页)

这一路上他都悄无声息地帮着伏传聚拢云气,否则伏传哪能飞得这么轻松?

拒绝伏传的建议之后,他拍拍伏传的脑袋,是以伏传专心驾乘飞鸢。伏传才把脑袋扭回去,没多久又忍不住转过头来。因为,谢青鹤并没有闲着!

谢青鹤将两个瓷杯放在飞鸢的手竿上,先在杯子里放了两个桂花糖,再将甜梨浆倒进去。

伏传顿时不敢随便摇晃飞鸢了。

——这要是晃一下,大师兄的杯子就掉下去了!

高空中空气稀薄、寒冷如冰,谢青鹤的甜梨浆很快就冻起了冰渣。

伏传忍不住问:“这是什么?”

谢青鹤很熟悉这类话术。这是什么=我要喝。

“到飞仙草庐就差不多得了。”谢青鹤说。

伏传便有些失望。飞仙草庐才能做好,那就是给师父的孝敬呗!只得两杯,肯定没我份儿了。他咂咂嘴,刚才大师兄已经灌了一嘴甜浆,虽然没有冰渣,味道也还不错吧。

飞鸢踏入寒江剑派境内,马上就有外门弟子察觉,响箭此起彼伏地射入高空,彼此传讯。

寒江剑派对飞鸢的管理很严格,从飞鸢寮出去就得从飞鸢寮回来。不受此约束的只有内门弟子。

然而,自束寒云以下,内门弟子也很少自己带着飞鸢到处跑,回山之后把飞鸢往飞鸢寮一扔,自然有外门弟子负责养护打理,何乐不为呢?伏传有样学样,也是把飞鸢寮当停车场。

这回有谢青鹤指点,伏传直接把飞鸢驱往飞仙草庐,差点掠过那片草庐屋顶。

谢青鹤哭笑不得:“停在草庐下边。”

这一次低空飞掠已经惊动了草庐里潜修的上官时宜,老人家挽着袖子皱眉走了出来。

伏传有点着慌,七手八脚地把飞鸢按在半坡上,谢青鹤端起两只浮着薄冰的梨浆瓷杯,先给了伏传一杯:“尝尝?”

伏传正在收拾飞鸢,冷不丁接着一杯甜浆,受宠若惊:“我也有?”

谢青鹤已经扯下了风帽,一步步攀上了飞仙草庐。

适才驾乘飞鸢低空飞掠的是伏传,上官时宜亲手教出来的徒弟,功法相合,极其熟悉。老人家板着脸站在院中,只等小弟子过来,就要训斥——凭你多大的脸面,也不能在师父头上动土!

哪晓得才站了片刻,率先走来的不是小弟子,而是看上去沧桑了许多的大弟子。

谢青鹤手里还捧着凉冰冰的瓷杯,上前先捧给师父:“师父。”

自龙城一别,师徒二人隐有决裂之意。

十一年来,谢青鹤连封信都不曾写回来,上官时宜不知道他隐居何处,纵然知道也不好去寻他。

上官时宜也是心高气傲之人,就算他知道自己那件事做得不地道,可是,哪有师父向徒弟低头的道理?

谢青鹤突然回来,先递了个杯子来。上官时宜将杯子接在手里,触手一片冰凉。

“回来就好。”上官时宜挽住了谢青鹤的胳膊,不使他下拜。看着瓷杯中点点薄冰,眼底也有怀念之色,“这么久远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上官时宜对谢青鹤的教养最为精心,称得上寓教于乐。

谢青鹤第一次被上官时宜带上高空,上官时宜就用杯子装了两杯泉水,师徒二人在高空之上畅游翱翔,痛饮冰雪——那时候谢青鹤年纪还小,小孩儿就喜欢吃冰。

上官时宜不记得自己为谢青鹤做过什么,谢青鹤却从未忘记过。

师徒二人僵持了十一年,谁都不肯主动服软低头。现在谢青鹤送来一杯冰饮,表示自己从未忘记过恩师抚养之恩,自然是求和之意。

上官时宜不让谢青鹤下拜,谢青鹤也还是屈膝行了大礼,且不肯起身,望着上官时宜。

喝了这杯冰水,咱们前嫌尽释。不然,弟子就不起来了!

伏传含着一块冰溜溜达达上来时,恰好看见师父将杯中甜浆一饮而尽——

“甜的!”上官时宜胡子都要竖起来了。

谢青鹤听见了小师弟的脚步声,这会儿不好跟师父顶嘴,笑道:“年纪大了就爱吃糖么。”

——他就是故意的。

求和是要求和,低头也要低头。但,当年那件事,师父不厚道!

上官时宜不爱吃甜,谢青鹤故意冻了甜梨浆,还在里边放了桂花糖,三倍甜!

上官时宜也看见了满脸狐疑走近的小弟子。谢青鹤不好跟他顶嘴,他也不好当着小弟子的面跟大徒弟拌嘴。一口下去,齁得心肝脾肺肾都要黏住了。幸亏有点冰!他转身进屋,先去找茶漱口。

伏传担心地凑近谢青鹤:“大师兄,您是不是不知道啊?师父不吃甜。”

谢青鹤含糊过去:“人年纪大了,就爱吃甜烂之物。”

飞仙草庐里正喝茶的上官时宜听见这句话,气得砸了一个茶杯:呸!不孝之徒!

伏传闻声连忙追了进去,先扶上官时宜坐下,又给他倒了山泉水漱口,再弯腰去捡地上的瓷杯碎渣。收拾地面的时候,伏传发现,师父摔的是他自己的茶杯。大师兄给师父的瓷杯,一直被师父捏在手里,这会儿已经放在了茶桌深处——绝不会误碰摔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