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2页)

没有人讨论天子居处多出来的那个大池子。

谢青鹤也不失望。到酒楼里边来探听消息,也可以主动出击。

过了一会儿,店小二把羊肉汤锅端上来,夹上炭火,满脸堆笑:“客官您请用。咱们这锅子呀,汤能暖身,锅能暖手。炭能烧上一个时辰呢。有事您随时招呼小的。嘿,您不来点儿酒水?”

谢青鹤却不找店小二打听消息。

喝了两碗汤,吃了几个锅边馍,去买瓦罐肉的帮闲也回来了。

谢青鹤请他坐下,添了双筷子,又叫店小二给送了些酒水。那帮闲桌上伺候特别懂事,添茶布菜,还从褡裢里摸出一块干净毛巾,随时把桌面擦得干干净净,谢青鹤叫他吃菜,他拿了一双干净筷子给自己碟子里添一些,绝不碰谢青鹤动过的餐食。

——在酒楼里谋生,得会伺候客人,还不能惹客人嫌恶。这是帮闲的基本素质。

待二人都吃得身上暖和了,谢青鹤才问:“前几年我来京中,好像不是这么个风水格局。”

那帮闲端起酒杯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

谢青鹤挑选此人帮闲采买,也是有原因的。

这人口音是老龙城人,虽是帮闲,穿得也很讲究体面,并不似其他人那么谄媚。

天子脚下想要谋生,无非士农工商。住在城里多半没法儿种地,剩下的选择就很少了。要么干点小生意,要么做门手艺,至于说出仕当官……寻常人家哪有那么容易?

许多长相体面、消息灵通的龙城人就会来酒楼帮闲,赚个跑腿钱,运气好还能混吃混喝。

这样的活计,外来人是做不了的。一来人面不熟,二来地头不熟,酒客们差遣起来也没有差遣老龙城人那么舒坦——你爷爷的爷爷就来龙城定居怎么啦?你这孙子不还是给我跑腿帮闲么?

谢青鹤给帮闲倒了杯酒,请他详细说一说,那帮闲的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了。

“客官,您也知道,咱这片是老城区,一棵树一口井都是千年之前留下来的,都有讲究。”

“打我太爷爷开始,我家就住在这久安坊。知道吧?故老传下来的规矩,诶,就是这个……墙可以推,道不能改,树不能挪。”

“早年间有不懂事的乡下人进城,赁了隔壁我老街坊的屋子,嫌院儿那棵树挡着不宽敞,愣是给砍喽,你说怎么着?当年就死绝了满门男丁……”

“嗐,这可不是我吓唬您。您问问老成,这个老温,他俩也是老龙城人,这故事能不知道?”

这帮闲说着就要招呼楼下两个伙伴,谢青鹤微微一笑:“我信。”

帮闲很满意他的态度,见谢青鹤又给他分菜,他连忙动手:“哎,我自己来,可不敢劳烦您。”

羊肉汤锅瓦罐肉,现卤的鸭子醩毛豆,帮闲吃得满嘴流油,谈兴越发深厚。

“还有那井……咱们龙城么,那是神龙潜升之地。咱这地底下就住了九百九十九条龙。老城里恰好就是一千九百九十八口井。客官您懂了吧?这井啊,它就是龙的眼睛!城里九纵七横十六条御道,条条通往御水河,一路汇入玉盘江,那就是龙行御道懂吧?龙得喝水呀!”

“前朝蛮子灭张,张朝皇室南逃,在湖阳建了个小朝廷,收拢江南兵将,打起来居然还有声有色的,说是能北伐还京!蛮子这一听就急了,为灭张朝气运,请了眉山北的妖僧前来毁坏龙城风水。”

“您说他们干了些什么缺德事?嘿,这妖僧指点蛮子,先是修路截断了龙行御道,就是咱们现在的玉子街和武运大道,又让蛮兵往城里所有的井里洒绣花针,这且不算呢,直接就填平了不少井!”

“所以呀,咱们这龙城……打从蛮子坐江山的时候,风水就不行啦!”

……

那帮闲已经喝得脸颊坨红,压低了声线,小声说:“咱们这是遇上好时节啦。”

“前朝蛮子坏了咱们的风水,当今圣人圣明烛照,才升龙御极就宣召寺里的高僧进京,在宫墙里挖了那口太液池。您知道什么是太液池么?天上皇帝的御花园里才有太液池呢!”

“这个太液池,它就是群龙环聚之所。客官,您想想啊,那么多龙住在天子宫里,天天拱卫天子,龙气能不昌盛么?这龙气昌盛了,咱们大周朝当然江山永固,国祚绵长啊!”

寺里的高僧。

谢青鹤摸了摸手腕,不意摸到了上官时宜赐他的手串。

他借着酒楼中明亮的烛光打量这串珠子。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珠子,沉甸甸的似是玉石,摸着又有些温软,似乎有弹性。

再仔细一看,这串珠子,似乎……在发亮?

谢青鹤心中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