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5/7页)

许厂长热血沸腾,他以前在国营工厂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和外国公司对上。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绝对不能在自己这一环掉链子!

许厂长让现有的工人两班倒,日夜不停的生产沐浴露。另外他还紧急的开始招新的工人,并且还说动之前辞职下海的还闲在家里的那些老工人回来先顶一顶班,别说,很多居然真的同意了,反正按时间拿钱,做的也都是熟悉的事情,也挺爽。

好在这个车间当时设计的产能就还挺大,而且现在招工比较容易,许厂长估计能够顶一阵子没问题。宋锦让他做好两手准备,万一产品真的爆了,这边的产能跟不上,就要立刻去找好代工厂。

许厂长在日化行业经营多年,这方面的关系还是有的,这几天就已经对接了好几家。当然暂时还只是打听和询问,随时准备着下单。

和他相熟的几个厂长听到他这么问,都暗戳戳的打听他们厂是不是最近抢到了什么大业务,这不都已经停工好久了吗?

许厂长只是呵呵笑,先搪塞了过去。

而工人们之中总有几个消息灵通的,知道公司花了这么多钱给新产品打广告。最后,所有的工人都知道了。

“这……真的这么多钱呀?”有工人感叹。

“可不是!据说,到时候央视也会放咱们咱的广告!”

“哎哟,那我可得等着看。”

“你们说啊,这花了这么多钱打广告,那咱们的沐浴露应该能卖的不错吧?”

“那肯定!之前在央视打广告的那个什么塑料拖鞋,报纸上不都说卖疯了吗?”

“卖的越多越好!之前公司那个什么规章制度里不是说每年利润的固定多少会作为员工福利吗?”

“对哈!先不说别的,咱们这两个月加班工资应该都不少吧?”

工人们开始算起来,这一算大家都有点小激动。于是开始畅想,如果沐浴露卖了很多,自己能拿到多少奖金。

这样想了之后,每天上班就更起劲儿了。

总之,工厂火力全开,加工加点,努力保障后期不掉链子。

而锦泠公司的渠道推广和宣传方案也都在按照原定的计划节点,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

这样的声势,自然也瞒不过兰顿集团。

事实上他们在这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安总,鹏城有一家日化工厂提交了两款沐浴露产品的报备。”有人匆匆的走进安志森的办公室,向他汇报。

按照规定,化妆品行业,新产品上市是需要先报备的。今天他们去相关部门报备,那个工作人员多说了一句,安雅公司的人这才知道,还有别的工厂也打算做沐浴露。

安志森皱起眉:“急什么!慢慢说,哪家工厂?”

“是鹏城那边的,具体还没打听到。”

“那就再去打听!”

兰顿集团人脉极广,很快就打听到那家公司居然就是安雅之前的代理商,锦泠公司。

安志森耸耸肩:“一家小公司而已,还不配作为我们的对手。不过去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我们的研发走漏了风声。”

他对锦泠公司倒不惧怕,量级根本不能和兰顿相提并论。她们在华南市场做得不错,但兰顿着眼的是全国。只要不是和兰顿经常针锋相对的那几家巨头,其他的他还不放在眼里。

“去催一下测试部和市场部,动作快一点!下个月我要让发布新品!”

安志森扯了扯领带,有点不爽。

他现在虽然是安雅的老板,但是却不能真的完全单独做主,很多事情都必须报到兰顿总部去。中国区做不了决定的甚至要报到兰顿亚太区总部。一层一层下来,浪费的是时间!

就像这次,涉及到这么大的产量和宣传费用,就需要总部那边报批。而且新品上市前的一系列测试流程也很繁琐。

安志森有些烦躁。他觉得集团的一些流程要精简了,关键是,得放权才行!

……

北方的一个地级小城市。

这个市的经济发展一般般,市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商场,更不用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渐渐流行起来的超市。

他们只有一家从七八十年代就沿袭下来的百货商场,什么都卖。80年代末的时候,又多了很多家杂货店,商场的生意也就淡了很多。大家平时买一个什么针头线脑,还有香皂雪花膏什么的,都习惯去离家里更近的那家杂货店买。方便、价格也更便宜。

有一天,开在一片住宅区底楼的杂货店里,迎来了一位推销员。

老板见怪不怪,很多品牌都会有这样的推销员直接上门来推销,想要让他来卖他们的产品。

但是这一次这位推销员推销的产品却有点不一样。

“沐浴乳?啥叫沐浴乳?”老板不解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