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重生(第4/4页)
周老爷子看的暗暗称赞,才七岁就有这种定力,是个好苗子。
可惜,他还是不能收他。
“《书经》有云,‘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这句话何解?”周老爷子之前问过何霁现在所读的书,也就跟正常孩童一样,刚读过《诗经》《书经》,能熟练背诵就不错了,他开场就问这句话的意思,明显在为难何霁。
何霁却笑了,若他考教他一些偏僻的诗词上下句如何背诵,他还真可能忘了,但这种问题,正是他拿手的。
不过他也考虑到自己现在还只是个孩童,不宜锋芒太露,所以他迟疑了一会儿,拿起笔刷刷点点写了起来。
周老爷子惊讶,他还真知道?肯定也是一知半解,他心中猜测。
等何霁把答案写完交给他,他只看到那些飘逸灵动的字,便吃了一惊,这字,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已经颇具风骨,只要以后勤加练习,定能有所成就。
单凭这字,周老爷子就知道,何霁是个有前途的。
这时他又细看那些内容,不禁越看越惊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七岁孩子写的答案,跟书本上的答案差不多,却又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一定对,但看得出,是他认真思考过的。
周老爷子看看卷子,又看看何霁,若不是他亲自出题,又亲自看何霁答题,他都怀疑这卷子是有人代笔了。
何霁还是那样坐着,长长的睫毛动也没动。
周老爷子把卷子放在一边,继续道,“下一题,拟李白《客中行》。”
意思就是仿效李白的《客中行》做一首诗,这已经是童生试难度级别的题了,若这个做的好,便已经有了秀才水准。
周朗今天二十,也是两年前才刚考过童生试而已。
何霁不动声色,作诗,也是他擅长的。不过做一首符合自己现在身份的诗,又要让周老爷子喜欢,倒有点难度。
这次,他花了一盏茶的时间写了一首小诗。
周老爷子拿到手,目瞪口呆。
他迫不及待的出了第三题,他倒要看看,何霁到底有多少斤两。
太阳微转,何帏礼等人喝了一碗又一碗的茶,都焦急不已,怎么回事,周老爷子考教何霁考教这么长时间?
屋中,周老爷子心情激荡,璞玉啊,何霁根本就是一块璞玉。只要稍加打磨,定会一鸣惊人。
他已经不考虑收不收他的问题了,他现在担心的是,怕他自己的水平不够,耽误了何霁。
又问了何霁一题,何霁觉得差不多了,也懒得回答了,便说不知。
周老爷子有点失望,但转瞬便高兴起来,看来,他还能先教他一阵。
“你可愿拜我为师?”他问何霁。
何霁当然愿意,立刻噗通跪倒7788ZL,“老师在上,受弟子一拜。”
“起来,快起来。”周老爷子急忙道。
随后,他拉着何霁出去,对众人道,以后何霁就是他的弟子了。
何帏礼脸上笑出了花,没想到,周老爷子真的收了何霁。
周朗也很高兴。
只有胡氏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姜瑶被封为后的事,看这样子,何霁很得周老爷子青眼,以后他翅膀硬了,还不更不听她的话!
不过事已至此,她也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焦州边界,姜瑶一路往长山镇走。
焦州临着清江,清江入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焦州百姓普遍从事两个行业,一个是在清江边讨生活,另一个则是晒盐。
焦州有大大小小的盐场无数,虽然都归官府管,但百姓借此谋生还是没问题的。
可姜瑶一路走来,只见满地荒芜,那些盐场却大多荒废了,看不见人影。
“怎么回事?”她在马车里往外看着。
“三年前,洛州那边也开始晒盐了,焦州温热多雨,一批盐往往要晒月余才能晒成,可洛州干燥,只用十天便能晒成,谁还来买焦州的盐。”王益在前面给姜瑶解释。
他竟然知道这些?不愧是内廷大总管。姜瑶心中感叹,也明白焦州这些盐场会荒废的原因了,成本太高呗!
“还有一点,清江里的鲥鱼越来越少,而且常有水匪出没,百姓不敢去江里捕鱼,或者根本捕不到鱼,自然生计艰难。”王益说到这里,偷瞄了下萧协的脸色。
当然,萧协是不会在意的,王益便放下心来。
怪不得,路边那么多乞讨的,姜瑶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