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家

会议室大屏幕上的照片里, 冰冷的解剖台上,躺着一具由无数褐黄色骨头碎片拼出来的小孩骨架。

“死者刘宇童,7岁, 死亡时间十年前,裹于黑色尼龙行李袋里, 埋在西山露水湖附近某山头树下, 埋葬深度为0.8m。”

会议室里传来郁敏没有丝毫起伏的嗓音,配合着那瘆人的图片又给夏熠冷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尸体已经彻底白骨化, 法医能收集到的信息相对有限。光从骨骼上来看, 整体结构完整, 但有部分骨头发生了位移。骨骼上无任何组织器官残留,就连软骨也已经全部消失。其中,右侧骨骼相对完整, 左侧肩胛、肱骨破损比较严重。除去左侧的肱骨,尸体所有长骨保存完好,排除自然发生的髓腔空洞、以及关节面磨损, 我们认为死者的左侧肱骨,在生前发生过骨折, 所以死后, 裂纹加速破坏了骨头的完整性。同时,尸体颅骨左侧顶骨上有发现骨荫, 与左肩胛、肱骨属于同一侧损伤。合理怀疑,死者在生前应该经历过一次撞击,或者从高处坠落,头部与左侧肩甲为第一接触点。”

夏熠脱口而出:“所以说, 小孩儿是山上摔死的?”

“也未必。”郁敏一切幻灯片,到了下一张照片, 烧杯里是几颗根部呈现玫红色的牙齿,“我们取尸体的5颗上颌牙,浸泡于无水乙醇之中,一小时后便发现了玫瑰齿现象。这是典型的窒息特征,倒不是说死者是死于窒息,而是在死亡过程中,经历了窒息——由于窒息,导致面部血管压力增大,毛细血管破裂,进入牙髓腔,最终进入牙小管,从而导致的现象。”

“尸体舌骨区域完好,但由于软骨消失,无法确定生前是否被机械性勒住,但我个人认为,”郁敏试图还原了一下当时的情况,“结合小孩失踪时所在的地理位置,他应该是在山上高坠后陷入昏迷,由于脑部休克窒息、或者直接被活埋而死。”

夏熠拿着手里的资料,看了一眼最早的骨架,又看了一眼郁敏,发出一声嚎叫:“卧槽这也太强了吧!!!”

郁敏无声地推了推眼镜,没搭理他,却偷偷地往姜沫那边瞄。漂亮的女警官正笑意灼灼地看着他,郁敏连忙撤回目光:“我们还有第二个重大发现。”

夏熠又是一声哀嚎:“啊,怎么还有啊!!!”

郁敏:“……?”

“不是不是,”夏熠连忙摆手,“我的意思是,咱们这儿呗,忙乎了半天也没啥进展,一会儿说出来就好像啥都没干似的,和您这效率一比,就特别丢人,好像把学神和学渣挂一块儿公开处刑似的。嗐,没事,您说,郁主任您、请、说!”

邵麟:“……”有没有抹布,真想把这只明明没有阴阳怪气但听起来就特别阴阳怪气的傻狗给堵上???

姜沫秀眉微蹙,向夏熠投去了不满的目光。要不是她没坐夏熠边上,直接给人脑门来一耳刮子。

邵麟非常主动地替她办了事:“郁主任,您请继续。”

夏熠委屈巴巴地“嗷”了一嗓门。

郁敏的目光落在邵麟身上,点了点头:“其实这第二点,还是多亏了邵顾问。通过土壤菌群分析,我们现在可以确定,尸体确实发生了二次位移。双生树下,并非尸体腐烂时的埋葬点。”

办公室里再次哗然。

一个人的身上生长着大量细菌,其数量基本与人类自己的细胞持平,所以,死后,一个人也能在土壤里留下独特的微生物“指纹”。尸体在土壤里慢慢腐烂,哪怕血肉肉眼可见地消失,剩余的营养物质,依然是微生物菌落的一场盛宴。当尸源彻底改变了土壤的化学性质之后,一个独特的、微小的生态系统应运而生。它在人眼睛看不到的黑暗角落,讲述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们提取了小男孩尸体骨盆之间的泥土,以及尸体腹部正下方,黑色袋子之下的土壤。袋子上破了许多洞,两处泥土如此接近,理应有大量渗透,所以,正常情况下,两处土壤不应该有什么差别。”郁敏解释道,“但当时在挖掘时,我就觉得泥土颜色、质地、气味均有些差异,所以分别进行了取样。经过简单的检测,我们发现骨盆处土壤pH值为6.9,微高于尸体下面的5.5。”

有法医学实验发现,有尸体腐化后的森林土壤,百天后pH依然维持在8以上,而在投入尸体前,土壤的pH只有5。当然,刘宇童已经被埋了太久,尸体给土壤带来的改变,必然不如新鲜尸体那样明显,却也足以让法医发现端倪。

“为了更好量化土壤的质地,我们分别从土壤中提取了DNA,做了16S rDNA,18s rDNA,与ITS扩增子的测序来分析细菌、古菌以及真菌的多样性。”说着郁敏在PPT上丢了对比图,“我们可以发现,两处土壤的菌群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尸体骨盆之间的土壤,菌群种类更为丰富,且拥有更活跃的亚硝酸还原酶活动,这显然是经历过腐烂后的象征,而尸体正下方的土壤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