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惊回(三)
晌午摆饭,小姨说这是自戚隐醒了头一回一家团圆,定要好好置一桌席面。小姨撵着小圆忙前忙后,戚隐主动要求下厨,热上油,先爆葱姜蒜,然后下肉,热锅里雾气蒸腾,人的脸儿氤氲看不清楚。一盘肉出锅,小姨赞不绝口,亲自捧了盘儿搬上桌去。
其实原先在姚家的时候,他也负责炒菜,只是小姨从没有夸过他。
戚隐入了座,一家人围着八仙桌,脸上喜气洋洋。今日小姨高兴,连带着姨爹也沾光,少挨了不少骂。戚隐也笑,姨爹给他斟酒,戚隐一杯一杯地喝,喝得脸上红红的。最后一壶酒快要见底,戚隐倒了一杯酒,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道:“小姨,这杯敬你。”
“你这孩子,喝了多少了?”小姨埋怨地剜他一眼。
戚隐走到她面前,天光打窗纱外透进来,照在她的脸儿上,她的眉目好看,有种秀致的神气,她和他娘是姐妹,一定是长得极像的。只是平日里老发火,眼角添了细细密密的皱纹。戚隐碰了碰她的酒杯,声音发哑,道:“小姨,我有些事儿要跟你坦白。小时候你胭脂盒里藏了只瓢虫,那会儿正巧表哥养了一大盒,藏在屋子里。你以为是表哥放的,其实不是,是我放的。我捉了来,故意嫁祸给表哥。你用了沾了瓢虫的脂粉,脸上起了半个月的疹子,表哥也被你打得下不来床。”
小姨愣了半晌,笑道:“你这孩子,小时候顽皮,不懂事儿,我省得。罢了,都是陈年旧账,还翻出来做什么?”
戚隐低头看酒杯,清泠泠的酒液里映着他苦笑的影儿。他们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个蛮小人的家伙,小姨他们都以为他唯唯诺诺,言听计从,没人知道他心底崎岖不平的心眼子。
他又道:“其实你们待我已经很不错了,有吃有住,还有学上。家里没什么钱,我又不是你儿子。你是姚家媳妇儿,按理来说已经不算孟家人了,可你还是把我拉扯大。我现在特后悔当初换了你的养颜汤,如果不换,至少你不会带着对姨爹的恨死去。”
这一连串话儿没头没脑,把小姨惊得哑口无言,戚隐没等她反应过来,用力抱了抱她,哑声道:“小姨,对不起。”
又转到姨爹跟前,将杯中酒斟满,一口饮下。喉咙里火辣辣的,像刀子在割,戚隐匀了口气,道:“姨爹,你记不记得,你有回去甜水巷找娼门子,被小姨当场抓包,撵着耳朵当街走,一直被拽回家。满街人都瞧见了,你丢了老大的面子,一个月都没敢出门。”
姨爹又尴尬又觉得摸不着头脑,摸了摸戚隐脑门,道:“你这孩子,好端端地说这些,莫不是发痴了?”
“那一次,是我告的密。你前脚刚出门,我就故意吵醒午睡的小姨,在她面前提起你。她找不见你人,问我你去了哪,我说不知道,但好像看见你揣了盒脂粉,小姨就猜到你可能是去甜水巷了。”戚隐吸了口气,道,“对不起,姨爹,对不起。其实你没什么得罪我的地方,有时候小姨骂我你还帮我说话。我只是恨你不疼我,对不起。”
姨爹不知道说什么好,愣愣睁睁地瞧他最后转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坐在杌子上,怔怔地瞧他。她已经很老了,脸颊暗黄,像沾了水又晒干的老旧硬纸,发着皱。她把手伸过来,拉住戚隐的,喃喃念了声:“小隐……”
“祖母。”戚隐蹲下身来。
他这样的孩子似乎对老人家总是多点儿依赖,从小他就觉得,老太太是姚家人里最和蔼的。至少她会领他去二里地外的市集买菜,至少她会给他银子娶媳妇儿,不管有什么目的,什么隐衷。他觉得自己可悲,从虚假的做戏里汲取温暖,但又无可奈何。
戚隐涩声道:“您白发人送黑发人,亲孙子也去了仙山,一个人孤零零留在吴塘。我临走的时候,应该给您磕个头的。”
小姨姨爹面面相觑,小姨惊惶地绞着帕子,道:“这孩子是疯魔了?说什么胡话呢?”
“还有姚小山,”戚隐看向扶岚,沉静的青年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不知道为什么,表哥变成扶岚了。我也对不住表哥,他在学塾上课,看上了夫子的女儿张小姐,每天回家窝在屋里写情诗。我有一回收拾他屋子,看见了他的情诗,然后我就把那些诗偷偷夹进了他的策论。夫子批课业瞧见了,当堂训了他一顿。那件事之后,学塾同窗整整笑了表哥一年。”
“小隐!别说了,你是魔怔了,等会儿让你姨爹找大夫给你瞧瞧。你先进屋休息,快去。”小姨彻底坐不住了,过来拉戚隐。
戚隐摇摇头,挣开她,走出堂屋,在门槛外头跪下。忍了许久的泪终于滴了下来,心像一个破口袋,十数年的悲怨都在此刻咻咻钻出了口。他垂着头道:“老太太说得对,我是养不熟的狼崽子,心肠硬,心肠狠,你们不该养我的。因为我在,家里才永无宁日,我对不住你们所有人、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