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2页)
赵疏桐这些年发现了许多造福百姓的高产粮食,还有大儒公开赞扬过他品德高尚的,很多书院都认他的名帖。
范家书院这样的顶尖书院,赵疏桐使不上力气。但是给赵言则介绍白羽书院,还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
赵疏桐觉得自己的安排十分不错,五堂婶收到赵疏桐的回信有些失望。
他希望赵疏桐能像帮赵贵一样,给赵言则安排一个小官当当,但是赵疏桐却让赵言则继续考科举。
五堂婶打算继续写信,五堂叔拦住了他。
“赵贵这样的没有功名傍身,他能升上六七品就顶天了。言则中了举人,谋个县丞、县令,就比赵贵的起点高。”
“那言则也要能中了才行,他读了这么多年书,才考了一个秀才,什么时候才能考上举人。”五堂叔道。
“咱们是做父母的,不能这么短视。让言则他再考几年,要是他连考举人的勇气都没有,当了官还是要靠疏桐扒拉他,自己立不起来,也不长久,总不能让疏桐管他一辈子。要是能考上,这辈子就不愁了。”五堂叔劝解妻子。
五堂婶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她自己就是个商人,自然明白,有来有往才是相处之道。他们不能仗着当年的一点儿小恩小惠,让疏桐关照他们一辈子。
言则的路还是自己走的。
五堂婶不再盯着赵贵,督促着赵言则赶紧去白羽书院入学,好好学习,早日考上举人。
赵疏桐不知道自己给赵贵谋个官职,在京城引起这么多的事。
就算知道,他也是不会改变想法的。
他现在手上的资源并不多,就算是要给族人,也只能是给最优秀的,并且亲近他的人。
赵言则还不满二十,这个年纪考上秀才已经十分优秀,要是断了科举出来做事就太可惜了。
腊月的时候,赵疏桐宣布给赵竹心明年找了新的先生,裴旭终于解放出来。
跟着裴旭学习的三个月,赵竹心学了《三字经》和《千字文》两本书,这两本的内容他通通会背会认了,他的小手嫩,写大字还没有跟上。
赵疏桐对赵竹心这个进度还算满意的。
玩闹归玩闹,肯学习就好。
年一过,裴旭就跑的没影儿,到处去玩了。赵疏桐派了人,让他们跟在裴旭身边保护他。
三月份的时候,没有通知一声,裴旭就跑了回来。
见到赵疏桐和裴栖第一句话就是,“小叔父、小叔叔,羌人的首领乌月王死了,问澜哥哥说大齐和羌人要打仗了,把我赶了回来。”
赵疏桐和裴栖齐齐震惊,拉着裴旭询问详细情况。
乌月王是亲近大齐、爱好和平的羌人首领,三年前进京商谈羊毛生意的羌人使者也是他安排的人。
乌月王遇刺,羌人中对大齐有敌意的派系上台,第一件事就是侵犯大齐。
消息已经传回了京城。
边关,宁安候在等待京城命令的同时,加快防线的布置。
“许问澜现在在哪里。”裴栖问裴旭。
“问澜哥哥要留在边关抵抗羌人。”裴旭沉痛地道。
“夫君,你说许问澜行吗。”打仗就要死人的,许问澜现在手下虽然有两千的娘子军,但是一群哥儿、女娘能打得过骁勇善战的羌人吗。
因为离得战争近了,裴栖十分担心许问澜的安危。
“栖栖,许小将军会活着从战场上下来的。”赵疏桐抱着裴栖安慰他说。
边关战事四起,西北也不安定起来。
赵疏桐是父母官,不能擅离职守,就想把裴旭、裴栖、赵竹心还有他爹送到京城去。
但是裴栖并不想走,“夫君,我不要回京,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仗还没有打到我们这里,也许羌人根本不会打过来就被赶出去了。”
“小叔父,国难当头,我想留下来,去边关从军。”裴旭坚定地道。
“不准去。”裴栖大声地阻止裴旭。
“小叔叔,连问澜哥哥这样的哥儿都要上战场,我身为一个男子,怎么躲到安全的地方苟且偷生。”
“哪个上战场的士兵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你没有学过武,去了就是送死。”裴栖对着裴旭吼。
但是裴旭觉得能多拉两个人和他一起陪葬也是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