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6 君心我心(第8/9页)



  云歌问:“皇上的疼痛会越来越重吗?”

  张太医迟疑着说:“根据现在的迹象,疼痛正在日渐加重,等所有疼痛汇聚到心脉,犯病时,心痛难忍,再严重时,还会出现昏迷症状,而一旦昏迷,则有可能……有可能……醒不过来。”

  云歌眼中泪意模糊,呆呆地望着张太医。

  于安对张太医道:“奴才命富裕送太医出宫,若有人问起太医来宣室殿的因由,就说是给云歌姑娘看旧疾。皇上的病,还望太医多费心思。”

  张太医说:“总管放心,在下知道事关重大,绝不敢走漏半点风声。只是,若能多找一些太医,一同会诊皇上的病,也许能早日得出结论,也好对症下药。”

  于安颔首,“奴才明白,此事还要皇上定夺。”

  张太医知道朝堂上的事情绝非他能明白,语只能到此,遂向于安告退。

  于安看云歌神情凄楚,心中不禁暗叹了一声,“云姑娘,奴才还要回前殿伺候,你还有什么吩咐吗?”

  云歌想了会说:“如果不方便召集宫中的太医,能否先设法去民间寻访一些医术高超的大夫?”

  于安立即说:“奴才已经命人去打听了。”

  云歌沉默地点点头。

  于安行礼告退,“奴才赶去前殿了。散朝后,还要伺候皇上。”

  往常散朝后,刘弗陵都是去清凉殿批阅奏折,处理公事。今日却是一散朝就返回宣室殿,“于安,去把清凉殿的奏章和公文都搬到宣室殿,从今日起,除了上朝和接见大臣,别的公事都在宣室殿处理。”

  于安应“是”。

  云歌看到刘弗陵,有意外的惊喜,“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

  看到一队宦官又搬又抬地往宣室殿运送竹简、卷轴,云歌明白过来,心里满是酸涩。

  刘弗陵微笑着说:“以后都会这么早回来。”

  安置妥当一切,于安和其他宦官悄悄退出。

  刘弗陵牵着云歌,并肩坐到案前,递给她一卷书,“你乖乖看书。”打开奏折,“我认真做事。”

  云歌看了眼手中的书,讲述匈奴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烹制方法。

  刘弗陵知她立志要效仿司马迁,写一本关于食物的书籍,所以命人为她在天下各地收集、整理食物的制作方法,按地域分类,整理成册。

  虽源自私心,但此举竟无意中促进了汉朝和四夷的民间往来。汉人很多方便的食物做法,渐渐传到四夷,令四夷对汉朝景仰中生了亲切,民间的普通百姓也更愿意接受中原文化。

  云歌翻着书册,实际一个字未读进去,可是她喜欢这样的感觉,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

  偷偷瞟一眼刘弗陵,他正专心写字,云歌将视线移回自己的书册上,不一会,眼睛却不受控制地瞟向了侧面。

  刘弗陵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他握着笔叹气,“云歌,你在看什么?”

  “看你。”云歌很理直气壮。

  刘弗陵头未抬地伸手,将云歌的头推正,“好好看书。”

  一会后,云歌的头不知不觉又偏了。

  他伸手推正。

  一会后,云歌的头又偏了。

  他无奈放下了笔,看着云歌:“云歌,你再捣乱,我会赶你出去。”

  云歌不满,“我哪里有捣乱?我很安静地坐着,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也不乱动,是你老推我的头,是你捣乱。”

  目光也是一种捣乱,会乱了人心。

  刘弗陵拿了本折子给云歌:“帮我读折子。”

  云歌提醒,“你手头的那份还没有批完。”

  “一心可以二用,读吧!”

  云歌一字字、慢慢地读着奏折:“《诗》云:‘茕茕在疚’言成王丧毕思慕,意气未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臣又闻之师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云歌,可以快一点,我能听明白。”刘弗陵一面书写,一面道。

  云歌按照平日诵书的速度朗读:“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愿陛下详览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声色,近严敬,远技能。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又闻圣王之自为,动静周旋,奉天承亲,临朝享臣,物有节文,以章人伦。盖钦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正躬严恪,临众之仪也;嘉惠和说,飨下之颜也。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今正月初,幸路寝,临朝贺,置酒以飨万方。《传》曰:‘君子慎始。’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