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2页)

围着的村民轰然一声:“好!”这气氛,简直跟过节似的,很难让人想象这群人片刻之前还在悲悲戚戚地请求。

贾放无所适从,只能扭头望着老村长,盼望他解释。

老村长拾起了火把,做出一个“请”的动作,邀请贾放与他一道,跟在众人身后,往村落的方向过去。

“三爷,国公爷难道没跟您提过我们吗?”老村长边走边问贾放,“按说他将这玉佩交与您,应该事先交代啊!”

贾放回想贾代善的态度:自家老爹将这丑鱼玉佩交给自己的时候,确实好像是想交代些什么的,但最后什么都没说,只嘱咐自己将这东西好好佩戴着。

“毕竟这是——鱼符啊!”

鱼符?

贾放顿时恍然大悟:鱼符是唐代的一种符契,也是身份证明。传说中这种鱼符分左右两枚,左符放在内庭,作为“存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

当初他看这丑鱼玉佩,怎么看都不顺眼,谁知竟然是这样紧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老丈您手里还有另一枚鱼符?需要查验一回不?”贾放把系在腰上的络子借下来,将丑鱼玉佩递给了老村长。村长恭恭敬敬地双手接了,也从怀里掏出一枚鱼形的铜器,两枚一对,严丝合缝,成为一条完美的玉/铜鱼。

“三爷,您可知这鱼符的意义?”老村长把贾放的玉佩小心翼翼地还给贾放,同时开口问道。

贾放心想:我要是知道现在就不会这么迷糊了。

“这里上百顷的土地,有田地、有山林……既然国公爷把这枚鱼符交给了您,这一片都是您的土地,而我们这里所有人,都是在这里世代而居的农家……所以他们刚才这么怕,怕您一个不顺心,就把他们都赶出去了。”

贾放边走边听,已经傻了,再三确认:“您是说,这里的土地,都是我的?”

老村长冲他躬身,肯定地道:“不止是这里的土地,连带土地上的这些人……我们这些人,也都是您的。”

贾放已经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惊喜还是惊吓了——他只是修了一座稻香村而已,竟然收获了上百顷的土地,和一整座村子的人口?

他晕乎乎地一直走到村口,才渐渐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旁人也动不得。”

当初贾代善说得那么隐晦,指的却是这里?

既然如此,这位当爹的为什么又没遣个人来送信,好事先通知一下这里的村民,或者接应一下自己?搞得自己还差点成了“闯入者”,被人用菜刀弓箭指着。

诸多谜团,贾放一时没法儿想通,只好暂且放在一边,待回府之后再去问贾代善了。

当晚,村民们齐聚在村口点起了篝火,各家各户都把最好的饭食拿出来招待贾放。贾放尝到了一种滋味甜甜的米酒,还尝到了特制的“稻花鱼”,据说就是在稻田间养大的鲤鱼,村民们捕获之后就腌制风干成为风鱼,吃时用水泡过,再在火塘上烤熟,口感精道而咸香,风味不错。

晚饭之后,村里人绕着村口的篝火跳起了舞,山歌唱得格外嘹亮。也许是贾放的表态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村里人都格外高兴,家家户户拿出的佳酿米酒都被喝了个底朝天。

夜深了,一轮明月皎皎,向大地洒下一把银霜。

这里地气甚暖,村民们喝醉了,就东倒西歪地睡在篝火附近的地面上,也不怕着凉。

贾放身边,老村长鼾声响亮,而贾放自己却没有半点困意。

他突然起身,沿着来路回到了村外那座“贤良祠”跟前,突地转身,再次俯视面前的这座村落。月光皎洁,眼前的村庄像是笼罩了一层轻纱——但是眼前的每一处景象,都叫贾放看在眼里,清清楚楚。

美酒佳肴,回味尚且还留在唇齿之间。

早先男男女女们热情奔放的歌舞,留给感官的是无比深刻的印象。

贾放终于觉得这不是梦了。

迟来的狂喜终于肆无忌惮地涌上心头,现在他站在这里,突然很想冲眼前的村庄田亩、山川大地大喊一声——

是我!

我的,桃花源——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