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永别只要我们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第2/3页)

迪恩的眉头锁得更深了,史蒂文斯抬眼看他,“请问我可以继续了吗?”

“当然。”

“正因为贵基金会卷入了这样的问题,在它向更为纵深的方向发展之前,我们动用外交干预,果断将陈小姐带出,并立即送回美国,否则一旦东索做起文章,要正式拘捕您,到时由于两国之间没有引渡条例,再想干预就极其困难了,”史蒂文斯顿了顿,“现在,我想说的是,如此一来,您将无法兑现保释条件,很显然,一旦安全抵达美国,如果东索传唤,您不可能再过来。”

陈西林内心的隐忧放大,“所以……?”

“所以,陈小姐,我恐怕您今后将永远不能再踏足东索的领土。”

陈西林只觉脑子“轰”的一下,在来东索的飞机上,她又怎么知道这将是此生最后一次踏足东索呢?而今天,应该就是她陈西林此生在东索的最后一天。

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很多个“最后一次”,只是在你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时,往往不那么糟糕。

一个在早晨突然得知被开掉的、不太熟的同事,头天晚上下班时那句“开车注意安全”变成了此生最后一句对话。

一个看着自己长大的阿姨,也许是母亲的同事,几年前回家时或许在街上碰见,没有特意回乡看她的理由,那个偶遇从此就变成此生的定格。

一个异地的恋人,在机场红着眼挥着手说“爱你”,那一别后竟分手了,谁又知道那个难舍难分的拥抱竟是这辈子最后一个拥抱?

……

那么多的最后一次、最后一面,只要我们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都还好。

可陈西林却知道,这是她在大迈的最后一天。

这意味着什么?她将无法再做q基金的负责人,她将无法完成那疮痍之上、对每线阳光都充满敬畏的难民城计划。

还意味着什么?再也看不到这五颜六色七拼八凑、拼命扮豪华到质朴的城市,再也看不到那载着头顶木桶的胖女人的、横冲直撞的出租摩托,再也听不到鱼市小贩操着大迈土语的叫卖声、吃不到将一条方头鱼做成几种吃法的餐馆,再也看不到那一片片壮丽多姿的天堂鸟……也许,再也看不到阿巴度和他的朋友们……

而最开始,将她带到东索的,是青卿,后来让她在东索开创这片事业的源头,也是寻找青卿。

如今她要永远离开了,青卿却留在了这里。

“等等,”迪恩好像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她可以缓些时日再走吗?起码等工地案审完再走?”

史蒂文斯摇头,“我向您保证,这案子会牵扯出更高层面的问题,到时她就走不掉了。再者,动用外交干预带出人来,是不可以再继续逗留的。”

陈西林抬头,“我还有多少时间?”

史蒂文斯看了看表,“下午三点的飞机,最晚一点钟我们要到机场,走外交通道,距现在还有五小时。”

“我呢?”迪恩又问,“我可以留在大迈处理遗留的法律问题吗?”

“恐怕这是最好的办法,贵方需要代表留在这里,还有很多后续问题等待解决——工地案件、工程要如何处理、基金会后续,等等。”

“好,”迪恩想了想,“还有一个问题:她回到美国是个自由人吗?还是将面临什么法律程序?”

“通过外交保护带回的公民,一定还会需要走一些程序,去了解情况的。”

迪恩神色凝重,低头沉思,他突然有些不敢放陈西林走。

“史蒂文斯先生,”陈西林开口,“接下来的五小时,我想先和我的律师单独相处一下,有事情跟他交代,然后我想见一见我在这里的朋友,最后还想麻烦您,随我去难民营和各处我记忆中的地方看一看。”

“好,”对方点头,边从包中取出一样物件,“这是一只手腕佩戴式追踪器,根据东索国安局要求,从现在开始到您登机时,您需要佩戴它,”又抽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合约。”

“什么……?”迪恩一肚子的疑问不知从何开口,“为什么不是国安局的人来签这份合约?”迪恩问。

“他们委托了我来解释、签署合约,并实施佩戴操作,陈小姐,请配合一下,登机前东索国安局的人会帮您解除,您只需佩戴不到五小时时间了。”

陈西林和迪恩来到酒店房间里,陈西林三天前在这里入住,随身物品都还放在这里,她边简单收拾好箱子,边准备和迪恩交代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个追踪器上是不是还有监听设备?”陈西林拿口型问。

迪恩无奈地耸耸肩,又摇摇头。

陈西林拿出手机,在备忘录上打字:

——只有你可以去查一下q基金的账目了,会计突然离开,一定是和账目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