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娱乐圈(七):(第5/6页)

公共线索必须公开,每个人能抽取三张,侦探则多一张。在公开了自己的线索之后,故事终于从杀人动机,铺展到了杀人手法。

碧华姐准备下毒,振莲奶奶藏了抹毒的小刀,顾惊白带了燕窝。

“???这是什么富贵逼人的手法?”张导对“顾惊”点心盒里的燕窝,表达了强烈的莫名其妙,“争取喂好东西喂到撑死他?”

“据说御医对燕窝过敏,自己却不知道。”顾惊白也因为这个杀人手法很无语。但也能够理解节目组的求生欲,真正能够逃脱法律的杀人手法,一般是过不了审的。索性不如发挥编剧的想象力,只要Bug不那么多也就可以了。

张导更茫然了:“这是什么娇弱的豌豆公主体质?还能燕窝过敏的?”

“一般过敏的致死率,不会很大啊。”陆止摸着下巴,理性分析,“明知道御医过敏,自己还带了过敏原,这个感觉太刻意了,像抗推位角色。”

顾惊白没说话。

DM再次登场,明确了有且只有一人作案,但到过现场的却不是一个人,现场出现了很多被破坏的痕迹。

这个指向性就非常明显了,陆止觉得他已经破案了:“有人杀人,有人帮忙隐瞒,这个掉在案发现场的香囊,已经说明了两者的亲属关系。在座有亲属关系,可以互相打掩护的,那就是林染和振莲奶奶了。”

“我都说了,如果是我杀人,我没必要不承认。”林染在欲盖弥彰,好像恨不能大家举证他杀了人。

“我也没说你杀人啊。”陆止却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了振莲奶奶,“我说的是,振莲奶奶杀了人,你在看到之后,决定帮你奶奶隐瞒。法律里只说儿子为父报仇不需要承担责任,可没说母亲为儿子报仇也不需要承担责任。”

古代就是这么一个重男轻女的环境,法律在制定上总会有意无意地偏向男权的巩固。

林染想要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奶奶,却发现他越说越错。

大家恍然,也许这就是剧本里特意提到法律这条的意义了,既给了帮凶发挥的空间,也给了玩家反向思维的思路,是一柄双刃剑。

振莲奶奶一脸懵逼:“???不是,我没有啊,我是想下手的,但没有来得及。他身上的刀伤,是我在看到他死了之后为泄愤才捅的。”

但这个解释就有点苍白了。

只有顾惊白举手,提出异议:“如果只凭亲属关系就下结论,未免太草率了,我这边有个线索可以指明,其实碧华姐和张宫女之间也有亲属关系。”

这也是一段狗血了,原来碧华姐在嫁人之前,曾被人玷污过,怀孕生下了一个女儿,却被家人给悄悄送走了。这也是碧华姐这个角色一直被首席御医丈夫折磨的原因,他觉得她不洁!

“呸!”振莲奶奶第一个表达了愤怒,“玷污人的那个人才脏!”她真的很烦这种女子失贞就脏了的说法,谁作恶谁才脏!

“渣男打人,没有了这个借口,还会有其他的借口。”张导非常妇女之友,也可以理解为很有求生欲,紧贴热点求生存,生怕剧本里哪个情节安排的不合适,别人骂上热搜,他主动先替观众骂了一波,“凭什么要把错误都归结在受害者身上?”

但这也有可能成为碧华姐杀人的真正动机,这么多年的家庭暴力她都没有反抗,在发现自己当年被家人送走的女儿——张宫女——遭受到的事情之后,为母则刚,愤而杀人。

母“女”俩抱头痛哭:“女儿啊/娘啊!你怎么这么惨啊!”

张导明明之前说最烦剧本杀里动不动就认亲的情节,到最后总能发现不同身份的人,其实是一大家子,感觉这狗血太工业化了。可如今自己沉浸在角色里,还是情不自禁地被“母亲”所感动:“人是我杀的,人是我杀的。”

“!!!”全场。

这个反转就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了,当然,也存在张导只是想转移视线的可能,为帮助“母亲”,决定自己爆狼认输。

局面就这么僵住了,只能依靠投票环节来决出胜负。每个手里都有一票,可以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凶手,侦探两票。最后认凶的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凶手肯定是要祸水东引来给其他人增加票数的。

顾惊白和陆止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讨论,陆止要投振莲奶奶,因为他觉得林染有问题。

顾惊白知道大家都没问题,但这是个游戏,他想赢,所以他先假意站到了张导和碧华姐的对立面,觉得张导既然认狼那就出狼。等辩着辩着,他又开始摇摆,表示碧华姐和张导的故事已经这么惨了,要是他俩真是凶手,他也认,只能对不起振莲奶奶了。

这一个峰回路转,立刻拉到了性情中人张导的票:“顾爸爸,没错的,你相信我,我和我‘娘’真的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