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关外(第2/3页)
“怎么,在你的心里头,他又变成提督了?”袁萝瞥了他一眼。
这家伙也不知道连延秋怎么教导的,身为宦官,却颇有读书人的清傲脾气,得知连延秋背叛之后,痛恨不已,每次称呼,都叫“那个奸贼”称之,坚定地划清界限。上次他跟着袁萝一起被俘虏到京城,被蔡云衡安置在了一处牢房里,倒是没有吃什么苦头。直到大捷之后,才被放出来。
七拼八凑知晓了整个事情经过,程巍大哭了一场,对这个从少年起就教导他的人又重新恢复了敬意。
“是臣误会了提督,眼界不足,没有看到提督高瞻远瞩的一面。”他露出惭愧的表情,“也许正是因此,他才没有将计划透露给臣知晓。”
袁萝:……这家伙都在脑补些什么啊。
见袁萝没有说话,程巍犹豫半响,小心翼翼望着她:“娘娘准备怎么处置提督?”
“你有什么看法?”
“提督之事,也非臣这等人能擅自评价的。臣知道,以臣子论,他罪行累累,不能饶恕。但……终究也是为了国事操劳……”
看着袁萝的表情,程巍鼓起勇气继续说着。
“其实,七天前大理寺抓获了一名罪人,此人自幼因为家贫投奔亲戚,亲戚家中无儿子,对他颇为慈善,不仅当儿子养大,还教导读书写字,他年龄渐长,见亲戚独生爱女生得美貌,十分爱慕。但这位小姐早已与青梅竹马订婚,情投意合,拒绝了他。他因爱生恨,趁着城破之时,竟然将其养父母还有未婚夫一并杀害,将小姐囚禁地窖凌、辱。当时兵荒马乱,也无人注意。如今百姓返城,未婚夫家人找上门来,又被其杀害,这才被邻居发现线索。此人罪大恶极,按律理应处死……”
袁萝:???“你要说什么?”
“呃,臣想说,这个人臣看过,身形与提督颇为相似。”
袁萝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嘲讽地笑道。
“此人杀一两户,七八人,便是罪大恶极,而他灭千百户,杀千万人却可以逃过一劫。世人常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便是这样的道理吧。”
程巍立时跪地,冷汗潺潺,不敢再说。
袁萝遥望着掩映在一片飞雪琼华中的小楼,轻叹一声,缓缓收回了目光。
***
天阁关建在崇山峻岭之中,陡峭的山道之上,高耸的山脉顶端,巨石垒砌险峻的城墙几乎与这雄浑的山脉融为一体。难以想象当年建造这一处关隘,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顾弈站在城墙上,凝望着关外的风景。
其实已经看过无数遍了,从小时候跟着父亲来到北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很长一部分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父亲驻守的十几年里,这座雄城曾经牢不可破,直到数年前,因为那一场惨败,这座城池数度易主。最近一次是在五天前,从北戎的管辖再次回到了天裕的手中。
在北戎皇帝降表递上后,他和苗子方分别统帅大军,前后夹击,天阁关内孤立无援,守关的大将虽然是康俨的亲信,但面对粮草箭矢耗尽,主君兵败身亡的现状,也知道再守下去是一条绝路。在顾弈他们送上北戎小皇帝的亲笔劝降信后,守关大将犹豫数日,开城投降了。
天裕一方兵不血刃,就进入了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如今站在城头看着熟悉的风景,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心情了。
苗子方站在顾弈旁边,在锯齿状的瞭望台上摸索了一阵子,终于摸到一处雷霆形状的缺口,露出笑容,“我记得这还是七年前,守城的时候,我跟一员北戎大将过招,一刀砍下的痕迹。之后你二哥他们还不肯相信,说不可能砍得这么深,哈哈。”
顾弈和韦曦、左冰凡几个都凑上去细看,那一处刀痕果然极深,刀背都埋入其中了,几乎将一整块岩石劈成两半。要知道天阁关的城墙使用黑铁岩垒就,外头灰泥浇筑,普通长刀砍在上面只能留下一片浅痕,难怪顾缜他们不肯相信。
也可以想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才让苗子方使出这种巨力。
“那一场仗是咸宁末年最激烈的一场,北戎那边来了二十万人,最危险的那一次攻城战就发生在腊月,持续了足足四天,一度被他们占了东头的集兵台,全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转危为安。就在那短短四天里,五千多兄弟没能从城墙上活下走下去。”说到最后,他有些黯然。
望着遥远的夜色,却又很快振作起精神:“往事已矣,将来应该没有这么多大战了。”
这一趟北戎请降归附,至少换来边疆二三十年的安宁。
苗子方目光落在顾弈脸上,满是欣慰。“这还是你的功劳。”
当初九死一生的计划,本想着最大可能地扰乱北戎后方,随同北上的人都有将性命留在那里的觉悟。却没想到顾弈不仅走出了一条生路,还走的如此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