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4/7页)

因着平煜连得擢升,亲事又订得突然,京中有些勋贵人家眼热之余,难免生出猜测。

平家那位公子一向桀骜,不知拒过多少回亲事,不过到云南办差一趟,回来就转了性子,竟肯应允与傅冰女儿的亲事,联想到二人在赴京途中曾日夜相随,众人口里便有些瓜田李下的推测。

有一回西平侯爷做寿,西平侯夫人听得些风言风语,勃然大怒。

“无稽之谈!这门亲事分明是我和侯爷在皇上面前求来的恩惠,怎叫那帮小人传得这么不堪?傅小姐身遭遽变,心性却坚韧如前,路上又曾数度涉险,傅小姐却不曾有过半点摧折之态,一路隐忍到京,终于盼到父兄出狱。这样一个水晶心肝的好孩子,我和侯爷稀罕得不行,唯恐被旁人抢了先,所以才巴巴地到皇上面前求了旨意,又跟我那个犟驴似的三子有什么关系?”

众人皆知,西平侯夫人一向豁达大方,从未在人前动过怒,头一回这般疾言厉色,竟是为了那位未过门的傅小姐,可见西平侯府多么看重这门亲事。

而侯爷和夫人都识人如炬,若是傅小姐品行上有瑕疵,怎会这般维和她?

于是西平侯夫人这一番坦坦荡荡的呵斥,彻底将闲言碎语镇压了下去。

转眼到了婚期。

出嫁前一晚,傅兰芽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起左护法之事,心知今晚是从父亲口中问出真相的最后机会,怎么也无法安寝。

辗转了小半夜,她索性起身,穿了衣裳,由着丫鬟婆子簇拥着,前去寻父亲。

傅冰父子正在商议明日宴客之事,也未歇下。

见傅兰芽过来,父子俩都有些惊讶,“怎么这么晚都还未歇下?”

傅兰芽摇摇头,坐下,默然片刻,开门见山问道:“父亲,我在进京途中,曾遇到一位夷人,巧的是,林嬷嬷十年前也曾在京中见过此人,那女子似懂驻容术,十年过去,容貌未有半点改变。且此人与母亲是旧识,来京后,还曾私下里见过父亲。女儿也知此事定有曲折,更知父亲一向磊落光明,却依旧如鲠在喉,还望父亲解惑。”

傅冰脸色微变。

傅延庆却难得的露出困惑的神情。

傅兰芽瞥见父兄的反应,心中有了结论,果然此事只有父亲一人知道,连哥哥也不知情。

屋子里的氛围忽然变得胶着起来。

过了许久,傅冰忽然起身,走到窗前,负手望着窗外,幽幽道:“当年父亲在云南结识你母亲时,父亲正好因守城中了镇摩教的邪毒,因着你母亲出手相救,父亲才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相处一段时日后,父亲对你母亲日益倾心,明知你母亲实则是蒙人,也明知她有许多事瞒着自己,依然满心欢喜娶了你母亲为妻。

“成亲后,你母亲只说怕被过去的旧识认出蒙人血统,会影响到父亲的仕途,于是在人前出现时,总用一张人皮面具掩盖真貌。

“回京后,风平浪静过了许多年,直到十年前,你母亲身子突然出现不适。父亲当时已任吏部尚书,便利用手中职权,前后寻了不少名医给你母亲诊脉,遗憾的是,始终未找出病因。所幸你们母亲病的时日少,大部分时日身子都康健如初。

“有一回,父亲跟几位有人在外饮茶,有位部下问起你母亲的病,正说着,忽听外头一位夷人女子跟人说话,她自称善能治病,哪怕再奇怪的病症到了她手中,也能药到病除。

“父亲正挂心你母亲的病症,闻言,便令人请那女子进来。那女子却说,她诊金高得离奇,要想请她看病可以,需得先奉上一份让她满意的诊金才可。父亲明知此女古怪,但又隐隐觉得,你母亲曾在云南生活过一段时日,这夷女没准真知道你母亲的病因,想着天下女子无不喜爱珠宝首饰,便就近领她进了一座首饰楼,唤了店家出来,任那女子挑拣。

“那女子得了首饰依旧不满足,又从怀中取出一副画像,说想借用我手中的权利,在京中寻人。我一眼认出那画像上女子的面容正是你母亲真貌,心中大骇,但为了怕那女子起疑,只若无其事接过那画,道:这有何难。那夷女没能从我脸上窥见半点讶异之色,有些疑惑又有些释然,便笑道:这就有劳傅大人了。

“我想起你母亲这些年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又想起当年在云南作乱的镇摩教,怀疑你母亲要躲避的不只她自己所说的蒙人,更有镇摩教的教徒,而这女子,说不定便是镇摩教之人。便令人暗中做安排,打算将这女子擒住。

“哪知刚出首饰楼没多久,那女子便递给父亲一本书,说这上面都是夷人用来治病的偏方,虽不一定对你母亲的病症,但常有意想不到的药效。又说等我手下人有了画中人下落,她再另赠送几枚药丸。那女子武功奇高,还未等我手下人出手,那女子便挤进了人潮中,一眨眼便踪影全无,走时只说等我消息。我怕那人怀疑到你母亲头上,只好按兵不动,另派人暗中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