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三十八章 括囊无咎(第2/4页)

我不禁道:“慧媛?”

小简嘿地一笑:“大人知道的,黄女御昨天夜里在地上坐了半宿,一早又被打发出去了。陛下自己也没睡好,所以午间多睡了会儿。”

我托着腮斜睨他一眼:“黄女御是李公公挑了来侍寝的,被打发出去,便是打李公公的脸,简公公倒高兴?”

小简笑意微冷:“奴婢不敢。不过奴婢以为,陛下喜欢和谁好,实在轮不到咱们奴婢做主。即使陛下对着那么多女御懒得去挑,也有颖妃、昱妃和婉妃在呢。”

我笑道:“你有这工夫在我面前说李公公的闲话,身为徒儿的怎么不劝劝?”

小简道:“奴婢劝过的。不过孔圣人不是有句话说,若劝过不听,又何必再劝。况劝多了难免伤了和气,奴婢不敢对师父无礼。”

李演行事不当,小简稍谏辄止,分明是有纵容并取而代之的心思了。我淡淡道:“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73]

小简笑道:“正是此话。”

我笑叹:“公公究竟有何要事?”

小简压低了声音道:“才刚奴婢在那边服侍,听见慧媛好似在对陛下说,内阜院好些账目不对,恐怕有人中饱私囊,因此请求彻查。后面还说了好些,但奴婢离得远,只听见这么一句。”

我不觉诧异:“慧媛常在……那样的时候说这些话么?”

小简道:“是。为华阳公主选侍读的事情,也是在这样的时候说的……陛下也就答应了。”

颖妃总管内阜院,若说中饱私囊,首当其冲的不就是颖妃么?慧媛果然按捺不住了。我叹道:“慧媛是怎么知道内阜院的账目不对的?”

小简道:“这奴婢就不清楚了。嘿,慧媛能弄得到账本来看,当真不简单。”

我凝眸片刻,小简忙低眉垂首。我起身将看过的奏疏放到身后的架子上,头也不回地笑问:“公公为何将这等密情告诉我?”

小简道:“内阜院一向是颖妃娘娘打理的,奴婢知道颖妃娘娘素与大人交好。大人当年的指点活命之恩,奴婢不敢忘。再者……”他上前一步,口唇微动,微凉的口气拂起我颈后的碎发。

我先是震惊,随即平息,拧起眉头道:“竟有此事……”

小简退后一步,垂眸恭敬道:“千真万确。”

站在窗前,和风徐来,带着黄昏时明昧交合、黑白难分的暧昧气息,连屋外掌灯的小宫女的脸上都有一丝含糊的陶醉之色。暮色四合,定乾宫偌大的庭院中渐渐降下难以掌控的黑暗与模糊。一个小内监放下茶盏,在我身后道:“启禀大人,陛下还在谨身殿和几位大人说话,还请大人稍待。”说罢退了下去。

天很快便全黑了,廊下一圈明灯环绕,目不转睛地刺探着一腔难以言说的混沌心思。忽见迤逦两行宫灯自暗沉如铁的定乾门外闪了进来,皇帝的脚步带起一阵惊风,将颤巍巍追赶而来的老臣的银须拂在两边。那老臣身着紫袍,沉重的乌皮靴踏出力不从心的闷响,正气喘吁吁得说不出话来。眼见皇帝就要踏上通往仪元殿的长阶,忙深吸一口气,奋力一跃,向前扑倒,恰巧捏住了皇帝的袍角。皇帝只得站住脚,俯身扶起那老臣,道:“宋卿这又何苦?”

宋大人爬起身,却依旧跪着,一伸手,已牵住了皇帝的衣袖,涕泣不语。皇帝只得由他牵着,深深叹一口气:“爱卿说罢。”

宋大人紧紧攥着衣袖道:“臣闻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铭。[174]圣人若此,况陛下乎?且此不过毕飏德私宴妄语,本不当上达天听,陛下万不可存塞心窍,以焦情志。如当诛戮,天下杜口,人人自危,以为伸手触网,举足蹈罘,恐塞谏源,无昭后德。请陛下三思。”说罢叩首有声。

皇帝叹道:“私宴妄语?讪谤先帝残暴不仁,煽惑北方归降之人,只可算作妄语么?他是司徒,掌天下儒生庠序,即便在闺门之中,也当行止有度。此言传出,朝野皆知。若不严惩,朕何以为人子?何以掌天下?毕飏德非杀不可,宋卿勿再多言。”说罢扶宋大人起身。

宋大人见事无转圜,只得道:“微臣斗胆,请陛下将毕飏德付有司案查,公审之下,方能朝野敬服。”

皇帝见他老泪纵横,面有不忍:“好吧。且寄下他的命,送去御史台待审。”

宋大人喜出望外,怔了片刻,这才放脱皇帝的衣袖,再次叩首,朗声道:“陛下圣明。”

皇帝向小简道:“送宋大人出宫。”说罢步履沉重地踏上玉阶,转眼已进了仪元殿。

我连忙到书房门口拜迎。杏黄地海水江崖纹的衣摆在我眼前停一停,只听皇帝道:“平身赐座。”他在书案后坐了,痛喝了两杯茶,这才道,“在谨身殿多说了一会儿,这些老夫子缠得朕水都喝不上一口。这还不够,竟还从定山殿追到仪元殿来,真是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