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盛世之下。(第2/2页)

民间鉴定人员其中一个不服气,便反驳道:“可我看它就是唐代的作品!”

安朝暮轻哼,不屑的开口:“要知道,明朝对西域疆土的控制力很弱,最好的西域玉料的来源不是很通畅,跟前面的唐代,甚至是后面的清代都完全不能比。”

那个人还是不服气:“这能说明什么呢?”

安朝暮浅笑,自信的扶了扶自己耳朵边上垂下来的碎发:“说明由于它的玉料来源不畅!这就导致了,之前那种边边角角,不可能拿来做成品的玉料都被利用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明玉材料往往都不好,有绺裂、瑕疵!过去古玩行里有一句话叫粗大明,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当然这也是明代工艺的一个典型特点,另一个角度来看,不算坏事。”

台下有人忍不住发问:“什么角度不算坏事?”

安朝暮浅笑道:“鉴定角度。”

底下观众席一片哗然!

而那边之前坚持是隋唐时期的那个人听到安朝暮的话后,一直缩着个脖子隔老远去看。

安朝暮瞥了一眼那人道:“你可以上来仔细观察观察,这块玉器它的底部,绝对有很多的绺裂和其他瑕疵!你之所以认定它是隋唐时期的雕刻,是被他上面的看似完美的雕刻给欺骗了而已!这些都是玉雕师的小把戏,当时雕刻的这个师父,为了给玉器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外表,在雕刻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避免了瑕疵,但是底座的部分,因为不外漏,所以他并没有修饰的那么过分。”

那个人听到安朝暮的话后,果真立马飞速的走到台子上去,小心翼翼的将那个貔貅青玉翻了个身观察,一看还真是!

安朝暮对着观众席继续说道:“其实我说的那些,也都只能是做为鉴定的参考依据。真正让我下定结论的原因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