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帝(第2/3页)

他手中握着半截断箭,通体漆黑,没有任何的花纹,这是骁骑营裴贺的特制弓箭,新帝于拔擢裴贺之日亲赐,以示恩宠。

赵缨轻轻瞧了他手中的箭一眼,“宣王殿下既然好端端地站在孤的面前,不知道孤屠戮的是哪一位手足。”

赵绪不语,只是冷淡地瞧着座上的天子。

悯园是他的地方,赵缨选了悯园动手,也未必存了必杀之心,不过是个警告。

赵缨垂眼瞧着手边的奏章,淡淡笑道,“三弟,你若安于南地,孤自然保你平安,可如今你来帝京,想要什么。”

赵绪自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右手略略一抖,便将它轻巧地展开在新帝的面前。

“自然是贺寿,南疆文书和征北大将军谢真,不知陛下觉得如何。”

谢真。

赵缨信步走下台阶,立在赵绪的面前,神色未变,只缓缓淡道,“孤觉得,很好。”

冬日里的阳光微弱,从半开半阖的窗边透过,将殿上二人的身影拉长,远远瞧过去,似是比方才更近了一些。

裴贺自宫里头回来,便见到府里的下人来来往往,都是往嘉鱼的院子里去,问了方才知道,有一位受伤的沈姑娘,在六小姐的院子里养伤。他将手按在腰间的长剑上,便大步向后院走去。

“三哥。”

裴贞自园内缓缓走出,手中握着另外半支通体漆黑的箭羽,“你的箭。”

裴贺目色微沉,“你们竟然收留宣王党羽。”

裴贞神态十分慵懒,“三哥,你若是现在进去杀了沈羡,小鱼儿怕是会与你拼命。”

裴贺沉默半晌才道,“大哥竟与你们一同胡闹。”

“三哥还不明白么,”裴贞的眼底渐渐生出一些肃杀之意,“沈羡的生死,乃至宣王的生死,对新帝来说,并不是目前最要紧的。”

裴贺收敛容色,“太后。”

新帝登位时手中无实权,裴太后从前为贵妃时,仰仗胞兄镇南王,权倾后宫。

如今做了太后,裴氏血脉未断,又一手扶了谢真做了征北大将军,领了北方兵权。破落户一朝登堂入室,竟渐渐要与裴家成分庭抗礼之势。

裴太后势大,谢真一介傀儡,却领兵权,令新帝三年来如梗在喉。

裴贞手指轻轻用力,便将那黑色的箭羽掷向了不远处的墙面,见一矢中的,裴贞笑得十分畅意,“除掉谢真,裴氏乐见其成。”

裴贺随着他的动作望向墙面的半只箭羽,皱了皱眉,“如今,小鱼儿可知晓我在悯园。”

裴贞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他是担心刺杀一事被揭,会让鱼儿发脾气,便闲闲笑道,“放心罢,箭是宣王送来的,小鱼儿并不知晓。”

裴贺点了点头。

“那赵绪瞧出箭的来历,便将他的沈姑娘扔给了大哥,果断的很。”

裴贞随着裴贺一道往后院走去,一边笑道,“那赵缨也是有意思,刺杀这种事还要用三哥你的箭。”

裴贺见他放肆,直呼天子名讳,不由皱了皱眉,便听得裴贞笑了笑,不甚在意道,“既然赵绪自己去见了赵缨,想来是已经谈妥当了。”

“老五。”裴贺眉目一敛,正想教训两句,见裴贞面色苍白,似是云州之行令他又消瘦了许多,便把话咽了下去,“紧着些自己身体。”

裴贞不过是一笑。

沈羡自裴嘉鱼院中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的清晨,玉拂一直在房中伺候,见她醒来,便为她奉了一盏温茶。

裴嘉鱼闻讯便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钗环未戴,只简单梳了个髻,后面跟着一个年纪身量皆尚小的丫头,跌跌撞撞地喊着郡主你等等。

“沈姐姐!”

裴嘉鱼见到沈羡终于醒转,十分高兴,拉过沈羡的手便不停地说话。

“沈姐姐,那日在悯园,大哥身上的伤口开裂,十分严重,未能回头救你,你莫要生气。”

“都怪那赵绎,非要去悯园宴饮,若是来我镇南王府,我看哪个贼子宵小敢来行刺!”

“沈姐姐,幸好你无事,不然我可担心死了,如今你便在王府安心养伤,有我在,谁也不能伤你!”

玉拂见沈羡几次开口都未能出声,不由柔声提醒道,“郡主,门外那丫头可是你的侍女?”

裴嘉鱼“呀”的一声笑了起来,转头唤道,“狸奴,快进来罢。”

唤做狸奴的小丫头,怯怯地跟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一应钗环头面,“见过沈姑娘。”

沈羡不由笑了笑,“真是个伶俐的姑娘,难怪嘉鱼喜欢你。”

“郡主,三公子今日未当值,若是他回来见到你钗环不整,会训斥我的。”狸奴将手中的钗环举得更高了一些,神色怯怯中还带了几分无奈。

裴嘉鱼叹了口气,指着其中一支玉兰花样的簪子说道,“红玛瑙做的白玉兰花样,还配了碧绿的翡翠滴珠,红配绿,大哥送的,说是见它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