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吴道子换玉米

最后这些东西一共作价2000块,最贵的就是自行车和缝纫机了。自行车每辆500,缝纫机500.打了9折一共1800,剩下的乱七八糟加起来才200块。

最后折算成150斤玉米,封华多给了10多斤。不是她大方,她只不过是没占便宜,因为这600斤是毛粮,净粮的话能出570多斤,这还是因为是空间出品,如果是外面的玉米棒,大概只能出500斤左右的净粮。

不过现在人吃的都是毛粮,连粮站里卖的都是毛粮,甚至是玉米杆玉米瓤都加进去的代食品。

赵永高兴地合不拢嘴,一下子出清了存货,能不高兴吗!而且价钱给的这么高,赚大便宜了!

小丫头还是太嫩啊,他要是她家家长,回去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封华看着他笑,自己也笑,不用太久,再过30年,他的肠子就得青,从此以后封华将代替段良玉,成为他心里永远的痛!

段良玉看着两人达成协议,心热得不得了,但是他平时不倒腾这些东西,他就跟农民打交道,倒腾点农副产品。

不过他倒是也有些东西可以卖,不过那都是他爹的宝贝,他爹就是把所有东西都卖了,也没舍得卖那件东西。

不过临死前倒是交代他,过不下去了该卖就卖!

段良玉想想这几个月过的日子,别说卖粮了,自己都好几个月没吃饱了。以后这样的日子还不知道有多长,是到了该买的时候了吧?

而且这小姑娘是个识货的,给的价钱也公道,这样的好买家可不好找。

段良玉咬了咬牙,道:“我这也有个东西,你看看要不要?”

封华心里一跳,来了。

段良玉回屋,不一会抱出一个长条木匣,打开层层包裹,里面是一副山水画。

封华静静地看着,她不懂书画……赵永现在也不懂,但是他后来狠狠研究过,据他无数次信誓旦旦地说,面前这幅就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

一幅记载在宋徽宗编纂的《宣和画谱》上的真迹,但是它最后被段良玉烧了,因为这属于“四旧”,怕被抄家的人发现挨斗。

“吴道子啊。”封华看着画,淡淡说道。

果然是行家,而且这么大点年纪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谁家孩子?段良玉现在都好奇了。

“说价吧。”封华道。不管真假,她都要定了。

段良玉有些犹豫,这个他也不好说啊。这是他家祖传的,最早从哪一辈传下来的都不知道了,不过当年有人出1万大洋买他爸都没卖!

不过,那是当年了,现在1块大洋差不多换3块钱,3万块钱买他一幅画?想想都觉得自己疯了。

“……你说个价吧。”段良玉弱弱道,不怕,不合适他可以不卖。

“画圣吴道子,唐朝人,被唐玄宗所赏识,召入宫廷,‘非诏不得作画’,据《宣和画谱》记载,存世作品仅93幅,这就是其中一副吧?”封华道,她不是卖弄,她只是为了讲价。

“确实是稀世珍品。”

段良玉点头如蒜捣,看看人家这人品,这教养,君子坦荡荡!好就是好,从来不像某些人一样……段良玉斜眼看了一眼赵永。

赵永一脸淡定地看着,不就是一副画吗,能值几个钱?他看着还没有油彩印的画报好看呢。

“不过你也知道,现在不是以前,要天价是没有的。”封华继续道。

段良玉也点点头,还是大实话。

“这样,我有600斤玉米,卖给赵大哥100斤,又换了150斤,剩下350斤都给你了。”

“啥??”赵永一蹦三尺高。

“啥玩意啊这么值钱?”赵永伸手要去接画,他打算好好看看,啥玩意就值5000多块钱??他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钱!

段良玉和封华同时伸手拦住他,古画哪能用手碰,段良玉带着手套,而封华一直光看不上手。

“这啥啊?这么值钱!不就是一副画吗……还这么难看……”赵永尤不相信地喃喃自语,有钱人的世界啊……真是吃饱了撑的……

段良玉好好地把画收了起来,抱着匣子,眼巴巴地看着封华:“什么时候交易?”

封华却看着赵永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的钱呢?”

“哦,哦,我这就回家拿!”这里是段良玉家,他把货放这里已经是绝大的信任了,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的所有现金都在自己家。

封华是知道他这个习惯的,他当年无意间说起过。

“我也出去拿货,你给我找几个麻袋装东西。”封华对段良玉道。

“啊?有有有!”他常常倒腾粮食,而过去粮食还是好倒腾的,麻袋和背筐他都有很多。他只是奇怪,麻袋也要买家准备吗?

算了,这都是小事。

段良玉从柴房里抱出一捆麻袋,十个,每个能装100斤那种。这些都是他在农村收粮食的时候人家给的,都是农民自己搓麻绳编的,不值几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