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与子偕行(第3/6页)

【如今看来,她的天赋也是够用的。她又自有一套章法,我却不必事无巨细都要她照我的的规矩来了。】刘夫人默默地修改了计划。

午饭时候,梁玉与袁家三口人一道用饭。不是以前的“设宴”,也不是偶遇之后“搭伙”,是正式在一起就吃了饭。袁樵则外面另设一席,款待押送他未婚妻的官员。

押送人犯是个辛苦差使,或许能揩上一点油水,来回几千里的辛苦也是实实在在的。押送梁玉又是一个美差,一路上将这位祖宗伺候好了,回来一准有赏。且她杀了“四凶”,大家心里都有些感激。这位押送官出发前就得到了不少好处,梁家也塞了钱给他,梁玉又带了许多车马行李,连差役都不用自己走路而有车坐。

只要梁玉不要半路逃走,他们本打算随便梁玉怎么折腾了。她就算真的逃走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不是?

没想到啊,长亭前居然订亲了!还是与往楣县赴任的袁樵订的亲!

【还能这样干?】官、差皆惊,【厉害了!果然大家子弟都不能小瞧了。娶了太子的姨母……】

押送官陪着小心喝了一杯酒,说:“袁令,您是去楣县赴人的,我们奉‘三姨’去楣县,也是您接收。若不是怕不好看,就由您与她同往,我等现在回去复命都是可以的。”【随便你们夫妻俩人在路上玩官兵捉强盗。】

袁樵一脸正经地说:“这如何使得呢?我并没有得到这样的命令,还要麻烦你们跑这一趟,到了楣县再办交割。”

“是。”官、差皆不反对。这位九品的仁兄出身也不好,是由小吏而转的官,既无英俊的相貌也没有过人的才华,胜在有自知之明混个衣食饱暖就好,便也不绷着。

袁樵举箸:“请。”一餐无言。

待袁樵吃得差不多,往后面去看祖母、母亲的时候,二位正在小憩。杨夫人的侍女长柳留在当地等他,笑道:“三娘与小郎君去那边玩耍了,我看他们挺开心的。”

袁樵急忙抽步去看,才走几步,却见“母子”二人已经相携而来,袁先居然见了鬼的还会笑!

~~~~~~~插播~~~~~~

袁先比起同龄人不高不矮,长相清秀,只是表情比较少,很有点小大人的模样,一点也不像“光长心眼不长个头”的鬼灵精——肚子里的心事并不比大人少多少。

他看得出来,父亲袁樵很重视这位“三姨”,而“三姨”对他父亲也称得上有情有义了。杀“四凶”不是单为了他父亲一个人,使父亲免于更糟糕的处境也是不争的事实。【嗯,父亲也喜欢,祖母、曾祖母也喜欢,就……也行吧。】

两位夫人有意放他与梁玉相处的时候,他也很乖巧地没有反对的表示。他知道家里一直致力于让他做一个宽容平和的君子,不要因为过往的经历而变得自卑、猜忌、暴戾,又或者走上歧途什么的。他很努力地乖巧,就是活泼不起来。

【唉,不能强求,不能强求的。】十一岁的袁先在心里摇头,努力表现得天真一点。

梁玉对袁先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袁樵说的:“阿先是个有心事的孩子,他本性不坏,是可以教的。”她知道袁先的来历,也知道他的遭遇。如果一个被袁樵认为“可以教”的孩子“有心事”,就不能表现出“怜悯”和故意的同情来,没有比这种表情能更让人觉得恶心的了。袁先十一了,她梁玉十一的时候都准备进城争个学徒的名额,十二岁就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挤走了地头蛇张五娘。凭什么当袁先是个缺关爱到对他好声好气说两句话就感激涕零的傻孩子呢?

梁玉打算随便与袁先出去走走,不先抢着跟人家摆谱儿。一路上,袁先除了问候,都没有主动找到什么话题。【糟糕,这位“母亲”有点难应付,怎么会看不出她喜欢什么?】

遛到了河边,梁玉弯下腰,捏了片薄薄的石片,在尚未结冰的河面上打出七个水漂。袁先迷惘地盯着石片跳了七跳,心里转了一圈,才后知后觉地拍了下手,赞道:“好!”好吧,就配合一下一个想努力对他表达善意的人,像个小孩子好了。她年纪也不大,想来也挺为难怎么面对这么大一个“儿子”吧?袁先心中自嘲。

“噗!哈哈哈哈!”梁玉快要笑死了,“别装啦,你又不喜欢这个。”

袁先没有感受到恶意,有点奇怪地又品了品这笑容,梁玉的笑很容易让人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袁先全家都没有这样的人,今天终于补全了这个品种。他更迷惘了:“怎、怎么了?喜、喜欢的。”耳朵也有点红,他其实有点喜欢开朗的人。

“我家里那些傻乎乎的才喜欢这个呢,”梁玉毫不客气地拆穿了,“没大见过世面的小孩子,又或者贪新鲜爱玩的才喜欢那些。你不是那样的。我带过,唔……七个侄子、侄女,越爱看这个的越不大灵光。你十一了,要是只爱玩,那才真的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