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挖坑(第3/4页)

弘历欣赏了一回两人的痛苦挣扎,等他们努力在榻上谢恩行礼完成,这才离开。

——

待弘昼打人事件过去几日,皇上才于养心殿召见熹贵妃一同用膳。

宋嘉书就知道皇上的气消的差不多了,用过膳后,宋嘉书便向皇上道:“耿妹妹实在无辜,皇上别禁足她了吧。”

皇上也不直接答应,还哼道:“弘昼从小就被她惯坏了。”

宋嘉书笑道:“弘历弘昼都是六岁就去前院书房了,都是皇上一手教导的。”

皇上便看着她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怪朕惯坏了弘昼?”

宋嘉书摇头:“皇上这话说的,弘昼这孩子多可爱啊,又有孝心又开朗活泼,还给皇上生了长孙,怎么就叫惯坏了呢?”

见皇上只是冷哼不说话,宋嘉书就莞尔道:“不知弘历这孩子跟皇上说过没有,他们两个都是当年受怡亲王的影响,觉得丹药无用,所以见皇上用药不免担忧。弘历是个喜欢看书自己研究的性情,可皇上也知道,弘昼却是坐不住的脾气。他过去原也不是为了打人去的,原是想向几位道长问问丹药之说。”

“谁知那些道长不将弘昼放在眼里,礼数也不行全,弘昼的脾气如何能忍,这才动了手。”

当时皇上在气头上,不管是弘历还是宋嘉书,都没用这一点来分辨,只是认错。如今等皇上气消了,才来给道士们下眼药。

果然此时皇上第一回 听这个打人理由,不由有些疑惑:“不曾行礼?”然后又了然道:“他们必是行了道家之礼,这原是朕准了的。”

宋嘉书含笑,表示适当的迷惑:“当真?可弘历去的时候,他们行的可不是什么道家之礼。所有道士都在门外跪了迎候,连那两位老道长,便是腰酸背痛的,也非要起来请安,弘历按都按不住,回来还觉得不安,特意又命人送了一趟补品,自己都不愿亲自去了,恐扰了两位道长养病。”

宋嘉书说完,便做若有所思略微皱眉状:“两个皇子都是一样的,未曾封爵,若只因弘历差事比弘昼多些,这些道士就把皇子分出高低来行礼,可哪里像方外之人?倒比俗人还俗。”

皇上便不说什么了,也算默许了让耿氏解封出门。

宋嘉书便也见好就收,把自己略过不提。

横竖自己不提,也会有人提的。

果然次日平郡王福彭来面见皇上时,便也说起此事:“回皇上,今日见了那两位老道长,居然已是行动无碍了,可见他们果有道行,身子硬朗。”

他是弘历的伴读,皇上虽不喜他爹,但从前在宫里见多了福彭,对他倒是看待子侄一般,常问一问他的功课。

福彭见皇上今日心情还好,就趁机道:“只是这两位老道长这回倒是客气了许多,居然主动给我见礼了。从前两位老道长可都眼睛看天上,之前我总想着,这两位大概是在看天上的神仙吧。”

皇上闻言心中又勾起听贵妃言语后的疑惑,便就近召今日值班的军机大臣过来询问,素日这些道士们可有仗着皇恩不尊大臣不尊宗亲王爵。

今日当值的两个,正好是鄂尔泰和张廷玉。

作为如今皇上最信任的两个人,他们脾气可不太一样:张廷玉是心里明白但寡言,不问他就不说,这也是他作为汉臣的谨慎。哪怕皇上问起,他也只是做老好人:“两位道长素日颇为客气。”

话音还未落,就听鄂尔泰道:“客气什么?他们行个礼都弯不下腰似的。”

张廷玉:你这就把我的台拆了?咱们还能不能一起工作了?

皇上便转过来问鄂尔泰。

鄂尔泰出身好,脾气也大,当年年羹尧最鼎盛的时候,鄂尔泰尚且不怎么怕他,年羹尧抬着下巴,鄂尔泰就抬的比他更高,何况是几个道士。

于是此时也直言不满道:“皇上,这些个道士能炼丹有助于圣躬,是他们的福气和本分。正如太医院一般,为宫人皇上及娘娘们治病,难道不是应当?怎么还仗着皇上的恩典就不恭不敬起来?”

他的话一针见血,皇上眉头便紧紧蹙起。

张廷玉在一旁看似静立,其实腹中已经在想着措辞起草圣旨了:从康熙爷时,他就因为写文书特别好,常做这类活。如今已经做了军机处大臣,更了解当今皇上的心思,已经进化到,不需要皇上说要下一道旨,他已经能意会到什么时候皇上准备下旨了。

自弘昼打人开始,到一众人背后挖坑为止,皇上最终做出决定,将宫里的道人们集体移到圆明园去住,并按照太医院的例给发放俸禄。

这不是什么厚待——拿了宫里的份例,就得守宫里的规矩,从今后,这些道士可不能只行方外之礼,而要按着太医院的品级到处请安行礼,在宫廷行走也都屏气敛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