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绣金补子(第3/3页)

“姥姥吓唬你们的。”冯妙笑,“姥姥疼你们,怕你们晚上出去不听话乱跑,会有危险,怕你们会摔着,或者遇上坏人啊。”

“那就是没有了?”

小孩还挺失望,嘀嘀咕咕说兴许是有的,姥姥说有,等他去西山里抓一个看看。

至于二子,有昨天买那些好吃的,有得吃这小孩就特别好带,两颗奶糖做奖励,忒听话,让干嘛干嘛。

冯妙看着小哥俩吃糖,二子最喜欢吃甜食,这么点小孩就会搬个板凳偷柜子里白糖吃,昨天进城应该给他买个小牙刷的。

“一天只许吃两颗,不能一下子都吃光。”冯妙把整袋大白兔奶糖收起来,一翻掌心给他们留了两颗。

大子两手各伸出两根手指,小脑袋点呀点呀数了一遍:“一人两颗,要四颗呀。”

“你们嘴里不是已经吃一颗了?”

“啊,”大子想了想,耍赖皮嬉笑,“这个,这个不算,不算的呀。对不对呀小二?”

“不算。”二子点着小脑袋,“不算的呀。”

冯妙抿嘴笑,笑嘻嘻刮了下小二的鼻子:“看你们这么听话,那就……一天三颗?等下午再给你们一人一颗。要是不打架,表现特别好,就再奖励一盒饼干,晚上吃什么也听你们的。”

俩小孩高兴了,一个劲地傻乐呵,咋没想想饼干原本就是留给他们吃的呢。

对付完俩小孩,她翻出家里的白棉布,拿出昨天买的一堆绣线——

冯妙足足闭关四天,几乎是熬了四天四夜,凭着记忆和模糊不清的照片并加以推测补白,终于把沂安太妃那件袄子做了出来。

她眼下能有的布料和时间,不可能原样复制,没有织锦,更没有金线,做不了绣金工艺,所以冯妙用质感韧一些的金黄色丝线代替金线,材料不对,把袄子上那件葫芦八宝补子复制了个八|九成。

绣补子花了她大部分时间,原物用金线来绣,单一块补子前前后后恐怕要熟练的绣娘忙上一个月。

至于其他部分就只能简略了,冯妙用白棉布做一个相同样式,方领,方补,原物破损到几乎看不出来的大琵琶袖,纯手工缝制也只一个下午完工。

四天后,她去镇上邮局,按照考古队的地址把这件东西寄了出去。

邹教授说少则五六天多则十天回来,从这里到甬城,顶多三四天就该寄到了吧。希望这件东西,能给她争取一丝机会。

冯妙出了邮局直奔食品站,买了半斤挺肥的猪肉,这几天拘着俩猴孩子了,又嚷嚷想吃肉包子,回家包一顿大葱猪肉馅儿的大肉包子犒劳他们,然后带上俩娃,优哉游哉去田野撒个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