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正当此时,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当初唐父写的那张请功折子终于千里迢迢到了京城。
上次那场战事皇上早就有所耳闻,对于战败这事十分震怒, 为此还直接临阵换了帅,若不是听说后来有一个人力挽狂澜,突袭了瓦剌,挽回了一点颜面和损失,他差点便要直接下旨申斥了。
这会儿看到折子上的内容, 他才知道那人竟还不是军中之人, 而且还不是一个武人,反倒是一个读书人。
“这位姓肖的年轻人倒是不错, 不过他一个读书人怎么会去军营的?”
能呈到皇上面前,下面人自然早已做足了功课, 听到皇上问起这位肖公子,立马便回道:“回皇上, 听说这位肖公子原本是京郊肖家村人, 不过那村子在之前被叛军的人给灭了, 咱们的人到的时候都没什么活口了,这位肖公子应是在叛军灭口之前逃掉的, 后来被一味姓唐的中郎将的儿子给救了,两人便一起去了边境, 也是赶巧,他们刚到便遇上了敌军突袭。”
后来的事因为折子里都写了,所以皇上也知道了,没想到一个读书人竟然能一眼看出陷阱来, 听说当时就连几个经年的将军都没瞧出来。
不过唐父这折子里在后面倒是详细写了当时的经过, 皇上看完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位姓肖的年轻人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这才能从诸多信息中筛选出当日的陷阱来。
“如此有能力的年轻人之前怎么没听说过?”皇上放下手中的折子有些疑惑地问道。
一个过目不忘的读书人不可能这么多年都无声无息的,身为皇帝,他见过的读书人不知凡几,加上自己年前时也读过书,自然知道是能过目不忘的人,必然不会籍籍无名,历史上这样的人无不都是栋梁之材。
“圣上不知,这位肖公子已经考中了秀才,只是却不知为何没再继续考了,倒是中间消失了好几年。”
“没想到这倒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皇上也没多想,点了点头,感叹了一句,记下了这个名字,随即便挥手准了这份请功折子。
他瞧着这个年轻人倒是一个可塑之才,说不定会在军中有一番作为。
从那次叛军之后,这边境的战事便成了京中最大的话题,之前朝廷大败的事满朝上下也有耳闻,也听说了亏得最后有一年轻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的事,更别说后来皇上还特意在朝上赞了这位姓肖的年轻人一番。
要知道能被圣上记住名字,这人前途便有望了。
昌平侯自然也听了一耳朵,只是他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便是立了一个小功,还不至于让他注意。
他万万没想到他以为与他没什么关联的这个人会是秦明瑜,更没想到在不久之后,他会时常听到这个名字。
这时的昌平侯自然不会想到这些,他下了朝之后便回了府里,一回来便直接喊了吴姨娘过来,脸色颇为难看地问道:“怎么样?四丫头有消息了吗?”
吴姨娘摇摇头说道:“没有,侯爷,妾瞧着四小姐定然是与二少爷一道走了,之前妾身与安儿亲眼见到他们两人在一起的,这还哪里找得到?要不干脆咱们就一起对外直接宣布了她的死讯得了。”
昌平侯何尝不想这样一了百了,但他们前几个月刚办了秦明瑜的葬礼,前几天又对外散出了大夫人因为得知嫡子去世而受了打击也跟着离去的消息,这会儿若是再散出秦业鸾的死讯,那他们侯府怕是真的要成为京中众人的谈资了。
那丫头便是死也不能死在这个关头,更何况庞府还差人上门来提了亲,若是这时候突然宣布了秦业鸾的死讯,那不是摆明了有猫腻吗?
想着这些,昌平侯便气不打一处来,转身狠狠瞪了一眼吴姨娘,道:“都怨你这妇人!之前怎么就对庞府漏了口风,如今你说怎么办?”
吴姨娘也是没想到,当初的事这会儿却是给他们惹来了麻烦。
那时候她因着有些志得意满,便在无意中对庞府漏了些口风,后来秦业鸾跑了,这门婚事也就废了,反正婚事也没定下来,后来庞府也没问,她也就没多想。
谁知道后来那庞府公子却是玩过了头,染上了病,这会儿娶不上媳妇又想起秦业鸾来了,二话不说便差人上门提亲了,还捏着当初他们说的那些话作为把柄,非让他们答应婚事不可。
可这会儿他们却哪里给他们变出个人来?
她与侯爷不是没有拒绝过,但他们一拒绝,庞府便开始闹,还说要将当初他们已经答应的事都宣扬出去。
他们背后站着淑妃,昌平侯也不想太得罪人,但若是真让他们宣扬出去,他又得背上一个不慈的名声,故而这段时间昌平侯是烦的不行。
“若不然让二小姐替着嫁过去?好歹先堵住他们的口才是。”吴姨娘试探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