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第2/2页)

接到张英的眼神,张玉书只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皇上是觉得这个字,做印刷挺好?”

那肯定好啊。幼圆体是最佳印刷体黑体衍生发展出来的字体之一。

康熙做自己的字典出来,肯定是要能印刷出来给众人使用,给广大百姓使用,造福人间,造福子孙后代,广为流传,这才是名垂千史一代明君的表现。

给那么多人使用,量大,又是字典,不印刷能行吗?

印刷用的字体肯定是有考究的。

张英看看张玉书,不说话,不用说话。

张玉书承认事实:“是挺好的。”

用事实说话,人家康熙并没有说偏袒女儿半分好不好?

人家皇帝女儿的实力摆在那儿的!

这两人说话的时候,一群小阿哥,早就感觉他们的话好像关系到他们的人。一个两个,趴在了窗户上窃听着。在看到张玉书本来挺反感柔琳又之后被柔琳的字打脸时,一帮小阿哥不禁展开了白牙。

胤裪边笑边又忧愁起来:“不知道是好事或是坏事。”

对于十二阿哥这个天生的忧愁性子,胤祯和胤祥早知他脾气没眼看。

胤裪自个儿吧啦吧啦说着:“你们刚听见没有,是要柔琳姐姐去翰林院!”

听见了,他们都听见了。竖着兔子的耳朵,听得很清楚。皇帝要让柔琳参与编纂字典!

天,这样的大事儿,历史上哪儿曾有过公主能参与编纂字典这么大的事情。

胤祯高昂起了自己的脑袋儿,为自己姐姐无比的自豪一把。

胤祥忍不住地笑起来,两只烁烁的眼珠子发着光亮儿,代表着他心头的高兴劲儿。

他们果然没有看错人。

胤裪却看着他们两人:“你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翰林院不比其它地方。”

翰林院是国家里最最具有知识的一群文人集结在一起的地方。可以说,在那个地方,比知识的话,比在皇帝面前上朝时一群大臣聚集在一起还可怕。

皇帝面前毕竟有文臣有武臣,武臣在文化上没有文臣好,这是可以理解的。

胤祯和胤祥自己一想,自己读书的才华也一般,但是,不见康熙真骂他们。

现在听胤裪说,柔琳是要去一个比他们皇帝爹更苛刻的地方。两人不由有点儿愣了起来。

走廊另一头,借撒尿跑出课堂的九爷十爷晃悠悠地走回来了。回来听说这一幕。两人对起了眼神。

“九哥,柔琳写的字真有——”十爷也是很惊讶的。没想柔琳的字竟然要进入皇帝的字典大业了。

胤禟自己对文化研究同样一般,和这群小的阿哥一样因此搞不懂。胤禟手里的扇子一摇,说的却是:“看来,那个告状的,几个哥哥都知道。”

他们刚是又出去调查哪个告他们出宫的状。

听说,是个人当着四阿哥八阿哥走了以后,在另外几个阿哥面前向康熙告了他们的状,足以可见这个人的用心阴险。在那么多其他儿子面前告状,康熙总不能不办,不给其他儿子面前树立规矩。

“混蛋家伙!”胤禟骂的还有自己装作啥都不知道的亲哥五阿哥胤祺。胤祺是没有打算告诉他是谁告的状,就生怕他再去惹是生非。

十爷皱着眉头,想的是,昨晚走的时候,八哥胤禩也叫他们别追究了。可他和胤禟一样这口气吃不下。

“等柔琳出来,我们合计合计。”胤禟说。

十爷疑问地看了眼他。

“找出是谁,到时候,给柔琳出气。她想怎么出气就给她出气。”胤禟信誓旦旦地说,论怎么疼妹子,他才不像畏手畏脚的四阿哥胤禛。

远处,似乎又有个哥哥说要疼她。柔琳差点打了个哆嗦,主要是因为面前四爷忽然给她夹起菜来。

由于皇帝的命令她是继续一个人吃着早饭。结果,那几个还没有走的人,佟佳氏和她侄子舜安颜,亲哥四爷,齐齐在现场看着她吃。

四爷往她碗里夹的菜都快堆成座小山了。这个妹妹瘦得让他快怀疑是不是在宁寿宫给饿坏了身子。虽然他明知道不可能的,太后比谁都疼这个孙女。

柔琳感觉到亲哥的意思后,抬头看看四爷:你怎么不说你自己一样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