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5页)

“阿赵!”李皇后不悦地蹙了蹙眉。

赵嬷嬷便跪下了,劝道:“娘娘,让太医给您看看吧,您的眼睛真的不能耽搁了!”

李皇后道:“年纪大了本就这般,是你小题大做了。”

赵嬷嬷红着眼睛道:“可是……”

李皇后挥了挥手,让她别说了。

楚承昭这才知道怪不得他皇祖母给他送去的那些衣裳都不太合身,原来都是她照着想象中他长大的样子做的。

他眼眶酸涩,心中很不舒服。能怨谁呢?怨永平帝连她这枕边人都一道瞒着吗?可永平帝也是为了保护他。这种无力感,教他越发难受。

“她年纪大了,也爱啰嗦,你别听她的,皇祖母的身体好得很呢。”李皇后拍着他的手宽慰地笑道。

“赵嬷嬷说的不错,年纪大了更不该讳疾忌医,孙儿这就给您亲自去请太医来。”

李皇后忙说不用,楚承昭却已经去了。

看着他脚步匆匆的背影,李皇后摇着头无奈笑道:“这孩子,模样虽和隆让不像,这行事作风却是像极了他父亲。”

当年李皇后治理前皇后留下的烂摊子,时常因为繁杂的公务而头疼。她不肯召太医来,只说是老毛病了,休息休息就好了。隆让知道后就也是这般,亲自去请了太医到她跟前,看着太医为她把脉,看着她喝了药,才肯放下心来。

赵嬷嬷也跟着道:“皇孙殿下一片纯孝之心,实在难得。”

李皇后又叹息一声,“你也是,什么不该说的都在孩子面前瞎说。他未来的路还难着,我这风烛残年之人,又何苦去给他增添烦恼呢?”

赵嬷嬷垂下眼睛默不作声。

李皇后知道她也是一片好心,就不再说她,招手唤连翘到了跟前,询问她这段时间过得如何。

连翘如实道:“皇孙殿下宽厚,对待奴婢失极为和煦的。只是奴婢觉得……殿下虽然面上时常带笑,但性子却是有些冷的。”

连翘是李皇后养大的,虽然不说聪明绝顶,却也是聪慧通透的,她自然是不会瞎说的。

李皇后又是忍不住一声叹息道:“他小时候一定过得很不容易。”

安毅侯世子的风流账,当年的李皇后也是知道的,知道这家子乱的很,很看不上的。连带着他那媳妇——世子夫人郑氏,李皇后也觉得其心不正,不怎么和她说话的。只是没想到自己的亲孙子,居然在那样乱糟糟的家里,过了十好几年。

“承昭他对你可还满意?”

连翘垂下眼睑羞涩一笑,“奴婢是娘娘一手教养出来的,殿下对奴婢很是和气。”

李皇后就也是笑,“你知道我说的不是那些。”

“娘娘,”连翘的脸上升起红晕,一张小脸越发娇俏,“殿下是正人君子,从没有对奴婢有过那些……”

李皇后噙着笑点了点头,说:“你去你屋里收拾一下东西吧,上回让你走的匆忙,怕是很多东西都没带上。”

连翘低低地应了一声‘是’,福了福身才下去了。

待她走了,赵嬷嬷才又出声道:“娘娘真要让连翘去伺候殿下?”

李皇后看着门口幽幽地道:“承昭未来的路还长着,任何人都不可以阻拦他前进的脚步。”

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两个把那天他们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地都告诉了她。她不仅知道楚承昭的女儿极为可爱,儿子极为像隆让,还知道他对当时的外室——如今的侧妃,宠爱非常。

这不禁就让李皇后想到了当年的隆让太子和太子妃,那般的琴瑟和鸣,鹣鲽情深,再也容不下旁人。

当时她是乐见其成的,可如今想来,或许太过重情,对皇家人来说,已然是一个软肋。

当年的隆让太子就是太过重情,将生的希望给了太子妃和孩子,所以客死异乡,连一具全尸都没有,如今的坟冢也不过葬了他生前的衣物。

甚至午夜梦回,李皇后也在想,当年隆让太子去两淮彻查贪腐之案,确实是臣子上奏,但他也不是那等愚笨之人,不可能对其中的阴谋毫无察觉。或许是自恃过高,或许是那时候怀着身孕的太子妃思念父母,以泪洗面,他心有不忍,所以才顺势应承了下来……

其中内情到底如何,现在已不可考。

加害隆让的是那帮天杀的皇子不错,但到底一个‘情’字,亦害他不浅。

李皇后的眼神越发坚定,重复道:“任何人都不可以阻拦他前进的脚步,我不可以,谁都不可以!”

……………………

宋瑶和赵颐宁聊了几句,周嬷嬷和轻音就抱着孩子过来了。

宋瑶接过哭着的怀远颠了颠,“我们怀远怎么又哭起来了?是不是想娘了?”

怀远刚立时就止住了哭,宋瑶伸手往他脸上一摸,小脸上干干的,一滴眼泪都没有。合着就是干嚎假哭,吸引人的注意,把他抱到主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