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谁来背锅(第2/3页)

不用说,形势很不好。

她只恐证据一出现,她便会落于前世一样的境地。

那是不是会和前世一样,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皇帝若再被往上架,面对群起的朝臣和确凿的证据,为了朝中安稳,为了给个交代,那最好的办法,代价最小的办法,是不是还是只有牺牲程家?

只有这样,才是最划算的。

而牺牲一个程家,更能得到一定意义上的陶市,皇帝何乐而不为?

程紫玉突然脑中一闪,后背一身冷汗。

不对!

幕后之人,太狠!

他们之所以这么设计,就是逼迫皇帝这么选择吧?

先不提朱常哲是皇帝选中的人,哪怕就是其他皇子,皇帝也不可能让他成为通敌叛国的存在。皇帝要脸,大周也要脸,皇帝自诩明君,尤其看重名声,他一定不会让这事发生。

所以倭人那里找到指向物,一定得要找到替罪羊!

康安伯在前线征战,所以动不得,也不方便动。

那么为平民愤,背锅的,便只剩了程家。

只有程家来担下所有罪责,才是最干净的法子!

好手段!

这么一想下去,程紫玉更是喉咙发紧。

只要程家背了锅,这事便确定是板上钉钉。即便康安伯顺利凯旋,即便朱常哲江南事了,他们到那时一样会被发作,一样会被追究。哪怕功过相抵,他们的前程也都没了!

所以,幕后那位卯足了劲要在一切尘埃落定前将她定罪!

朱常哲,是皇帝选定的接班人。康安伯,是皇帝为朱常哲留下的靠山。

坏了名声的朱常哲,如何还能继承大统?

没了助力的朱常哲,怎么强硬对抗太子他们?

所以,事已至此,朱常哲……已经废了吗?

可不是?御书房杵在这儿如钉子般的臣子分明就是在跟皇帝讨说法。这么些人都知道了,显然是有人已经开始在朝臣圈子里快速将江南种种散播了开来。

京城圈子尚且如此,可见此刻的江南必定更是谣言满天飞。

她原本还在猜测眼前这帮过分激动,满是揣测,以满腔恶意去度人的朝臣都来自敌对势力,可她此刻却不确定了。

这些人至少有一半是被挑唆的吧?

连皇帝都动摇了,何况他们?

按着这些奏折,江南不稳,人心惶惶,加上四处不太平,从南到北都有征战,这个时候,平稳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帮臣子首要需做的,就是逼迫皇帝做出表态和决断,至少要让百姓民众看到朝廷的姿态……

难怪,皇帝从早朝后就被架在了御书房,到这会儿已经有三个多时辰了。很显然,今日皇帝若不做出些表态,很难善了。

皇上哪怕为了朝中安稳,今日怕也只能做出退步了。

程家怎办?岌岌可危啊!

程紫玉死死咬着唇,唇破血染。额头血已干,膝头早就麻木,整个人也昏昏沉沉。她掐了掐自己,努力思量,寻找自救方式,可或是因为慌张恐惧和担忧,脑中乱如浆糊,叫她全无章法。

她不知道接来等着她的,所谓的证据是什么,但她一定不能认!一定得坚持到李纯回来,或是朱常哲的自救!

“程家没有!绝对没有!没有给倭人做指向物,也没有勾结哲王或是康安伯!莫须有的罪名。程家不认!”

皇帝冷声到:

“锦溪,朕原本也不愿相信,也努力给你压下了。朕先前告诉他们,等找到确凿的证据,朕才会传召你。可眼下,朕却是不得不了。几日前,对程家的彻查便已经开始了。朕不能言而无信。”

皇帝从御案又扔出了一堆东西。

“物证,你看看。”

程紫玉双手微颤。

身前的盒子便足够叫她后背发凉。

这扁盒,是程家特制的。她一眼就认出来了。

程家内部的大订单为了便于查找核实和存放,都会在出货完成后放入盒中封存并排上编码。而眼前,不管是这扁盒,还是盒子下的出货本……都是她熟悉的。

果然,有这两单,也有出货记录,更有负责的几个管事的签字盖戳。

于公公又打开了一只箱子,并从里边拿了只盒子到程紫玉跟前。

里面是两只指向物。

一只是成品,带了倭文。还有一只则是只做了一半,还只是刚从模具脱下,没修没烧的泥胚子。

于公公又搬来了一只箱。

里边是一套模具。

外人不懂,程紫玉怎会看不明?

这模具是她亲自画图设计的。她一眼就能认出,正是指向物的模具。

哪里都没改,唯一的改动,就是那些倭文!

这样的东西,从程家找出来,可不是证据确凿?且这样的东西,外人仿造不来,只有一个可能,程家有内鬼。

她拿出那些单据细细看去,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康安伯追加了第一批五千数的指向物,已于半个月前交货并结清款项。第二批订单也已经接下,正在赶制。上边写得清楚,货物完成后直接交到某处地点,届时一手交货一手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