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振衣飞石(174)(第4/5页)
但是,他绝不承认自己知道彭润把农夫卖给商人做苦力,把农妇圈起来卖淫。
谢朝的地方官权力极大,偶尔征调治下百姓干点什么活儿,只要不惹到乡绅头上,朝廷根本没人会过问。金肃迎话里话外又表示我这是替朝廷分忧,怕农夫闲汉无聊滋事,起了民变,所以才默许治下县令这么干。
这也是内阁几次照会明里暗里提醒提防的问题,他根据治下情况稍做调整,根本不能算大错。
——堂堂三品郡守,海州总牧,这点儿权力都没有了?
谢茂知道金肃迎肯定干净不了,可这会儿没有证据,他总不至于和臣下吵嘴。衣飞石守在身边轻轻给他摇扇,他舒舒服服地喝了一杯茶,又吃了半个瓜,下人架起屏风,他干脆在御帐里睡了一会儿。
金肃迎晒着太阳穿着官袍跪了大半个时辰,头晕目眩噗就栽下去了。
衣飞石看得哭笑不得,低声道:“陛下,金大人晕过去了。”陛下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和年轻时一样促狭。这么折腾堂堂三品大员,简直不成体统。
“这还要问朕?”谢茂懒洋洋地枕着他的腿,“泼醒了。”
羽林卫一盆凉水浇在被晒得不行的金肃迎头上,头晕目眩犯恶心的金肃迎并没有晕倒,就是中暑了。一盆水浇下来才是真不行了,整个人眼前一花,浑身抽搐起来。
随行的陆太医立刻上前,施针,喂了清凉丸,金肃迎稍微清醒过来,仍是继续跪着。
衣飞石冲衣长宁点点头,衣长宁低声道:“正审着。晒盐场的人已经都放出来了,这会儿正去煤窑,地方比较远。”
一直到夕阳西下,谢茂才懒洋洋地起身,前往四岸县驻跸。
四岸县中的一帮子涉案的官吏也都被押了起来,与海沙县令彭润勾结的富商吴富筝口供都已经到手了。当天夜里,谢茂在城南别馆下榻,羽林卫守在别馆内外,赵温则带着守备军在外围戒备。
“你看看吧。”谢茂把吴富筝的口供递给衣飞石。
皇帝亲问的案子,涉案者不是自杀灭了自己的口,就是老老实实地交代,很少有人敢耍花样。吴富筝属于后者。根本不必用刑,海沙县的事情一出,得知皇帝亲临,他就全交代了。
吴富筝是四岸县的富商,产业不止煤窑与晒盐场两处,然而,只有这两处,他才勾结海沙县令强征农夫充作苦力。为什么呢?因为他必须要维持煤窑与晒盐场的运转,又无力维持它们的运转了。
这就要说到谢朝的盐政了。
谢朝的盐政主要是民制(盐场),官授(盐引),民购(有盐引的商人去盐场购买),民销(买到盐之后卖出去)。真正赚钱的大头,都在拿到盐引的商人处,负责生产食盐的盐场,利益并不大。
谢朝的盐引并不好拿,之所以拿到盐引就能赚取暴利,原因在于,盐引原本就是谢朝发放给商人的一种纳税福利。只有为朝廷征集过粮食、转运过物资,付出了很多代价的商人,才有资格获取盐引。尤其是文帝朝四面开战,朝廷运力不足时,为了刺激民间商人转运粮草军械,盐引曾经发到了二十年后。
——这也是谢茂轻易动不得盐政的理由。
文帝放了二十年的债,他说撤了就撤了,朝廷在百姓眼中还有什么信用度可言?
能拿到盐引的除了富商巨贾之外,还有一些以权谋私的官宦人家,这也是朝廷默许的福利。所以,这一批能够拿到盐引的商人,通常背后都有着很庞大的势力。不是财力,就是官势。
晒盐场每年产盐数量有定额的,吴富筝这处晒盐场所产的食盐,大部分都被握有盐引的大势力垄断了,每年带着盐引来买盐的买家也都有数,对方只要拿着盐引来了,吴富筝就不能说没有盐卖,哪怕少一斤一两都不行——怎么可能没有盐卖?没有,那就肯定是你吴富筝卖私盐了。
这年月贩卖私盐就是杀头的罪过,吴富筝当然偶尔也会偷卖一点私盐,不过,就算卖私盐,他也不敢卖太多,更不敢影响了官盐的行情。
问题是,自从神仙种推广开之后,役工减少,晒盐场产量不足,他是真的没盐卖了。
买家可不会考虑吴富筝的难处,买家只要买盐。我有盐引,晒盐场就得给卖给我盐。
不卖,我就举报你卖私盐,等着死吧!
吴富筝只得出高价雇佣工人,然而,他这晒盐场本来也赚不来大钱,从前靠着压榨人工渔利,如今工钱涨上去了,很快就散尽家财无以为继。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另则它途。
钻营来去,主意最后打到了强征农夫这上边。
据吴富筝供认,他其实给每个征来的农夫都付了工钱,每人每月半两银子,管饭,做满半年还给一套房县布做的衣裳。这钱统一交给了海沙县令彭润。若有工人疲累身故,他给的丧葬抚恤是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