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过腊八节

“腊七、腊八儿,

冻死寒鸦儿。”

腊月初八的吉安村,进入了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节。风是一阵紧着一阵地刮个不停,村子里的院落全都笼罩在青灰色的严寒里。后山边上的小溪覆盖上了厚厚的冰盖,夜里就开始飘雪点子,大雪笼罩下的泥瓦房也显得格外肃穆,物极必反,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吉安村的人们开始了对来年春天的憧憬。

腊八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腊”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猎取禽兽的肉用以祖先祭祀,所以这一天所处的月份才被称之为“腊月”。腊八节里自然是少不了腊八儿粥配上腊八儿蒜的,暖暖和和喝上一碗腊八粥,既应了典故,又饱了口福,确是桩美事。

小米、豆子、枣儿、板栗、花生仁儿和白糖等等食材合并在一处,咕嘟咕嘟煮成一锅,叹气似的沸腾。粥煮成了之后,板栗必定已经稀烂到认不清楚,花生粒儿吃起来已经软面,而枣子必定已经大了三四倍……

自然了,腊八儿粥是中兼收并蓄、来者不拒的食物,各家各户所用食材不尽相同,家里有什么往里头投放就是了。舍不得放大米小米?没事儿,糯米、紫米、黍米(也叫黄米,样子有点儿像小米不过颗粒略大些,黏性较大)、鸡头米、薏仁米,统统都成,赤豆、芸豆、绿豆、花生豆,端看各家今秋收成,家里孩子多、或者家底儿富裕些的,大枣小枣葡萄干儿、果脯莲子只管加去,没人管你,均融汇于一锅。

熬煮时满室的温暖芳香,入口时更有天下干果粮食皆入我腹的满足感,喝两口粥,夹一瓣腊八儿蒜,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里也融入了些蒜辣味,色味双美。

而此地还有打腊八冰的习俗,寅时大人们就会起床去打腊八冰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谁家最早打来腊八冰,那么来年庄稼就会大丰收。一背篓一背篓的冰从溪边打上来,干净的砸碎了放锅里消融成水用来熬腊八粥,家里的牲口也会掰些碎冰喂它们,“吃了腊八冰,四季不生病”。

其实这溪水虽说不上脏,但大冷天喂冰,杜芊芊觉着还是容易导致拉肚子的。不过季桂月喂了家里几只鸡,杜芊芊也没阻止,大过节的,讨个好意头也不错。

剩下的大块腊八冰就要献给漫天神佛、献到寄托着庄稼人所有希望的田地里、甚至院墙几个角落都摆上了冰块儿,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而忙午饭时,杜芊芊第一样忙的不是已经准备好的各色食材,而是山药。

还记得两个多月前刨山药的场景。

她和樱子、阿青三人背着个背篓,割山药蔓、刨山药。

别看山药的根茎长得笨壮粗老,可是山药长在地上的藤蔓部分却十分秀气,小绿叶子对生,呈可爱的心脏形状,开花季节还会开出极秀气的白色小花,最有趣的是,叶腋间还会长出小豆豆,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山药豆,大的有鹌鹑蛋的个头,小的则像花生米。

比较嫩的山药蔓可以喂鸡、家里困难的,还能当蔬菜吃。霜降前是火秧,而霜降后就是条秧。其实最规范的方法是用手攥着藤蔓,但是那时候天已经开始冷了,她们仨就一起割了往后头卷,尝尝会将藤蔓连根拽起来。

藤蔓割了去,就根据山药的长势,前后左右分别下一镐子,最后一镐务必要用力,尽量将整颗山药全部兜出来,若是用力不当,会在山药上留下磕碰,甚至会将山药拦腰砍断,不过反正都是自己吃,倒也不打紧。

野兔子们蜷伏躲在隐蔽的地方,有时候就离她们不远,等刨山药快要刨到它们跟前了,忽然窜出来撒丫子狂奔,倒将她们吓了一跳,以她们的身手,是决计追不上野兔的。蝈蝈也很多,阿青说她小时候还吃过大肚子蝈蝈,可是杜芊芊是无法想象的。

偶尔刨到几根红瓤的山药,可开心了。阿青说她奶奶烤山药很拿手,而红瓤的最适合烤了吃,几人背了山药去阿青家。

阿青奶奶就找了个坡坡坎坎,用镰刀挖了个土膛儿,点燃了干草,将里头烧得黑烫,将红瓤山药放进去,埋在火炭里,之后封死洞口,时候差不多了,挖开洞口、扒开火炭,山药已经闷熟了,又绵又软、又香又甜。

“奶奶,为什么不直接放厨房炉膛里烤啊?”杜芊芊鼓着嘴吹手里的香甜山药,向阿青奶奶讨教。

“这样闷熟的山药才更好吃。”阿青奶奶笑眯眯地瞧着她们仨吃得欢。

可转眼,今秋的山药可能就是这位慈祥老人家吃的最后一季了。

山药、大枣、和粳米熬成山药粥,口感绵软清香宜人;山药蒸好,淋上桂花酱勾芡,洒上干的桂花蕊,桂花芬芳,山药溢香。

趁热端到阿青家时,好生的热闹,阿青的大姨、二姨家都回来了,光孩子就三四个,在地上滴溜溜乱跑疯玩,阿青的娘在厨房里忙得陀螺一般,而阿青的爹则忙着招呼照应来客,抬眼瞅见杜芊芊,“哎呦,闺女,还真端了东西来?难为你想的周到。快进来,阿青在她奶屋子里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