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6页)

他俩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锦书凝望着静谧的湖面,打手语“说”她的家乡也有一个大湖,名叫曲水,她小时候经常到湖边去玩。曲水的水质清澈,可以洗脸洗脚,还可以当镜子照。传说中国古代有曲水流觞的故事,就是源于她的家乡。

萧山盟第一次听到曲水流觞的故事,很感兴趣,就追根究底地要她“说”下去。

这时手语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一个古老而风雅的故事,很难通过手语表现出它的原汁原味。他俩的文化水平不低,手语技巧也娴熟,却仍花费了好多时间和力气才“说”清楚这个故事。

锦书的家乡楚原市,自古就是鱼米之地、诗礼之乡,有三样名闻全国的“特产”:米酒、诗人、名医。楚原市位于曲水湖南岸,与曲水镇隔湖相望,而故老相传曲水流觞的故事就起源于人杰地灵的曲水镇。

锦书“说”,曲水湖上有一个造型古朴雅致的凉亭,名叫流觞亭。曲水流觞的风俗兴起于东晋时期,一直流传到清末民初,每逢天气晴好,水光潋滟,就有文人雅士在湖畔设宴,围坐在千回百转的曲水边,有人在流觞亭里把盛满美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凭它沿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荡,漂到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同时伴随着管弦乐吟诗作对,真是说不尽的文采风流。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传世名作《兰亭集序》里就记录了这个风俗,并率先为它取名“曲水流觞”。

萧山盟“听”得入神,脑海里想象古人的风采,过半天才吁一口气,打手语“说”:“以后一定要去曲水镇看一看,到曲水湖边坐坐,亲身感受下原汁原味的古典文人风范。”

锦书闻言绽开笑脸,像山花一样明艳,“说”曲水是个好地方,值得“到此一游”,萧山盟如果去曲水做客,她自愿担任向导,保证向他呈现曲水的全部风貌,连犄角旮旯都不会放过。

萧山盟凝视着锦书的青春笑容,心像是要被温柔化开一样,鼓起勇气“说”:“曲水流觞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随性和随缘,不挑挑拣拣,不瞻前顾后,只要酒杯漂流到面前,就拾起来一饮而尽。而我和你的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一生仅得一次,我们何不勇敢地拾起这杯酒,一次饮尽一生。”

萧山盟并不是善于讲甜言蜜语的人,他甚至在许多年以后,都为自己在那一刻脱口而出的表白感到不可思议。那些“话”是触景生情的,事先并未经过排练;那份勇气是自然萌生的,事先并未经过积蓄。也许情至深处,水到渠成,爱情的真实面目本来如此。

锦书微微侧过头,不看他,也不“说话”,脸颊上飞起红云。她的嘴唇紧紧抿着,眼眶里蓄积着晶莹的泪水,她的表情像极了倔强而无助的孩子,在突如其来的人生重大选择面前,感觉无所适从。

萧山盟的胸腔被莫名的勇气充满,一个初次坠入情网的十九岁少年,一个热血澎湃的大男孩,面对自己心上人的娇羞和忐忑时,没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这时外部世界已经无关紧要了,她才是他的整个宇宙,就算要他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他也绝不会有一秒钟的胆怯和犹豫。他感觉心脏几乎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他迫切地渴望她的信任,急于赢得她的好感,获取她的芳心。他凝视着她的眼睛,挥动双手,“滔滔不绝”地“倾诉”:

“那天在景海大学门前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你了,在我们通信以后,我就彻底沦陷。你的美丽、善良、乐观、坚强,都让我敬佩和欣赏,让我昼思夜想,无法成眠。我迫切地想再次见到你,和你厮守在一起,照顾你,呵护你,那将是我今生最幸福快乐的事。锦书,不要犹豫了,接受我的爱吧!拾起你面前的这杯酒,不管是金杯银杯还是铁杯木杯,也不管酒质优劣,温柔或猛烈,润嗓或割喉,都让我们一饮而尽。缘分就像奔流不息的曲水,虽然载有千觞万觞,我只取你这一杯,绝不张望,也不彷徨。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为你酿造最甜美的玉液琼浆。锦书,请到我怀里来吧。”

萧山盟敞开双臂,目光像炭火一样灼热。

云锦书像受到惊吓似的,微微向后退一步,脸庞涨得通红,胸膛一起一伏。她在做一个重大的决定。

经历了整整一分钟让人难堪的寂静、令呼吸停滞的压抑后,她脸庞上的红潮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虔诚、感动、期待的神情。她轻盈地投向萧山盟的怀抱,像扑火的飞蛾般义无反顾。她伏在萧山盟的肩膀上,喜极而泣,那尚未经历风雨、略嫌瘦削的肩头,能承载他沉重的誓言吗?

云锦书抬起头,往他的身后望过去,不远处枫林如火,映红了景海的秋天。她长长的睫毛一闪,两滴清澈的泪水滴在他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