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豆蔻香·初夏迎喜(第3/5页)

“九爷……”

六娘子心如鼓震,听到这里只觉得耳鸣不止,呼吸困难,便转了步子跑出了赵老太爷书房的小院。

当六娘子回到赵太夫人的屋子时,老太太已经起了身。六娘子不禁有些诧异道:“外祖母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赵太夫人笑着道:“年纪大了没这么贪睡了,眯一会儿就醒了。”

六娘子点了点头,冲方妈妈道:“妈妈且去休息休息,这儿有我伺候外祖母就好。”

方妈妈眼神一闪,笑着退了出去。赵太夫人见状,冲六娘子招了招手,然后拉着她上了床榻,轻声问道:“外祖母瞧着小丫头心情不好,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

“外祖母。”六娘子轻轻地问道,“沈家小四爷是叫沈聿白吗?”

赵太夫人捏着六娘子的手一紧,忙问道:“你外祖父同你说的?”

六娘子轻轻地摇了摇头,坦言道:“我方才想去外祖父的书房拿两本书看,没想到有客人在里头,便不小心听到了几句。”

赵太夫人闻言不禁微怒道:“你越大越不懂规矩了,当心你外祖父知道了以后你手掌心又要挨板子了。”

“一顿板子换他的名字,倒也值得。”六娘子不以为意。

“怎么,之前不是你自己点头说与其惦记别人不如被人惦记,现在又觉得不妥了?”赵太夫人睨着眼,细细地看着六娘子。

在赵太夫人的记忆中,六娘子一直是那个扎着两个小包鬏儿,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蛋冲她闹着吵着要糖吃的小丫头。可不知不觉,小丫头长大了,出落得水灵大方,明眸善睐,再过两年,小丫头也要为人妻为人母了,她会知道世事艰难,有时候需放任不羁,有的时候则要分分较真。如果可以,赵太夫人多期望六娘子永远是她的小丫头,永远躲在她的羽翼之下,不用经历外面那些纷扰的风雨。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面对世界的,总是要走她自己的路的。想到这里,赵太夫人不禁悲从心起,看着六娘子的眼神就多了一丝不舍和担忧。

屋子里摆着小座的冰山,散出的凉气让六娘子觉得舒服到有些昏昏欲睡。忽然,赵太夫人用手指了指外头道:“你知那是什么花吧。”

六娘子顺着她的手势看去,未合的窗棂外有一株枝干茂盛花叶高扬的绿树,树皮微灰,小叶生对,黄绿色的花瓣和花萼上长着细长的粉色花丝。微风拂过,生出摇曳缥缈的姿态,仿佛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蝶,灵动而好看。

“合欢花。”六娘子道。

这花在怀阳甚是常见,之前赵府的内院门口就长着几株特别好的合欢花,一到入夏的时节,成片成片的花丝在半空中飘摇的景象曾是六娘子最爱看的风景。

“是了,合欢。”赵太夫人转过了头,冲六娘子微微一笑,闭着眼睛回忆道,“当年,毓妃娘娘才八岁,和你外祖父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谁人都道‘怀阳曾家女,唯系赵家郎’。”

六娘子本有些浅浅的睡意袭来,在突然听到赵太夫人这样的话后,她整个人都惊醒了。

“赵家有心,你外祖父到了十八岁的时候都没有说亲,可曾家……志在凌云,不甘让名动整个怀阳的女儿就这样默默地嫁了,所以怀阳曾家女后来嫁给了启王,启王登基后,她就成了毓妃娘娘。”

“外祖母……”六娘子愣愣地看着赵太夫人,她有些不解,似又有些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

“据说你外祖父知道了这件事儿以后外出游学了两年,回来以后就和我成了亲。”赵太夫人淡淡地笑了笑,布满皱纹的脸上闪着一种浅浅的疏离感。

六娘子忙握住了她的手,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外祖母,不要说了,是阿遥不好,不该问这些。”

“毓妃娘娘是真的美,传言当时皇上为了博她一笑,不惜花重金在宫里头打造了和怀阳曾家一模一样的一座老宅子,引来朝中许多文官谏言上书,直道毓妃红颜祸国。只可惜,那宅子也没让毓妃娘娘笑一笑。”

“为何?”六娘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太夫人摇了摇头:“有人说,她是因为不能和你外祖父终成眷属而日日郁郁寡欢,又有人说,这是她迷惑皇上的一种手段,只有让皇上得不到,才能让皇上忘不掉……后来毓妃娘娘怀了身孕,生了九皇子,本以为那些流言会多少消停些,可谁知不减反增,连带着刚出生的九皇子,都被那些兴风作浪的人给当成了恶言谩骂的对象。”

六娘子默默地垂了头,心中无尽感慨。

“那一阵子,那些腌臜的话不停地从宫里头传出来,可你外祖父却无动于衷,每日上朝回府,面上竟瞧不见半点担忧和不悦。我心里头好奇,便随口问了一句,你外祖父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清者自清。”赵太夫人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那之后,我生了你母亲,你外祖父有志不得,动了辞官的念头。可这么多年为官为臣,他如何能说走就走?这一来一回便又是好几年,九皇子长大了,是你外祖父启的蒙,但这些年你外祖父从未见过毓妃娘娘,直到她病重垂危,要托孤儿,你外祖父这才去了她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