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机枪铁丝网

吴冠林乃是一个职业老军官了,当林子然说到交叉火力的时候,他就在脑海里浮现了相关的场景,然后就知道,要形成这种交叉火力的话,对机枪数量的要求是会比较高的。

而目前大恒统一军,陆军方面初步制定的机枪编制,是每个步兵团配属一个机枪连,辖六挺重机枪,一整个师下来,也才装备二十四挺而已。

骑兵师稍微少一些,预计配属十二挺重机枪。

饶是这样,全军下来也需要一千多挺重机枪了。

这还不算海军呢,海军那边也已经确定大规模配属重机枪,作为战舰的近距离火力使用,海军那边的初步需求至少也是数百挺以上。

陆海军加起来,如果要满足现有的初步编制,就需要超过两千挺重机枪。

而目前重机枪刚进入量产阶段,月产量就那么百挺左右,哪怕是后续还能再扩大产能,但是想要做到现有部队的全部满编,恐怕也得大半年的时间甚至更久。

如果大规模采用交叉火力模式,对机枪的数量就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但问题是,没这么多重机枪啊!

想着这些的时候,吴冠林已经是开始考虑,是否可以把各部队的重机枪集中起来使用了,比如说在某个战役里,把全师的重机枪都集中起来,配属给一个团使用,以集中火力。

而林子然现在,显然是不会和吴冠林一样,考虑这些细节问题的。

他只管提出一些前瞻设想,具体怎么做到,那就是技术人员和手底下将领们的事了。

此时林子然既然说起了这重机枪,很自然的也就说起了铁丝网:“前段时间我也跟你们说过了铁丝网,就是那种带倒刺的铁丝网。

如果是在我们的阵地前方架设铁丝网防线的话,可以有效阻碍敌军快速越过,留给我方将士充足的射杀时间,应该能够进一步突出重机枪的威力。”

“试想一下,如果是敌军对我们发起冲锋的话,走到一半就被铁丝网所阻拦,虽然他们通过部分方法可以破坏这些铁丝网,但是这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里,我们的重机枪却是能够源源不断的朝着他们倾射子弹,这敌人怕是来多少就要死多少!”

林子然自然是清楚重机枪和铁丝网以及壕沟所组成的强大威力的!

这些年他搞出来了壕沟,后装线膛步枪、火炮,现在连机枪也是弄出来了,自然也不会忘记铁丝网。

年初的时候他就让军械部门弄这种铁丝网了,而这玩意基本不存在什么技术难度,唯一的限制就是钢铁产能以及加工能力,而这点钢铁产能和加工生产能力,对于目前的林子然控制下的工业体系而言,一点问题都没有。

此时吴冠林道:“铁丝网其实我们上个月开始就已经正式装备了,之前北线的局势比较紧张,已经是生产了一批送往北方前线了,不过还没有大规模实战效果反馈。”

林子然道:“这一次演习也加上!”

林子然觉得有必要继续强调新时代战争的特殊性!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时候我们打仗还用滑膛枪炮呢,现在双方都有后装线膛武器了,北边那些人现在装备的后装火炮可不少了。”

“时代不断的在进步,武器也是不断的变化,战术同样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这种变化,及时跟上这种变化,甚至引领变化!”

因为临时要加铁丝网,所以今天预定的演习需要推迟几个小时,林子然也不着急,趁着这个时间先是去看了机枪部队的一次实弹射击训练。

军械部的人介绍着:“这是我们根据原型机枪进行多次改进之后的正式量产型号,依旧统称五十三年式重机枪,对比早期的原型枪,现在的正式量产型号提高了可靠性。”

“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以及降低量产难度,对部分结构进行了再设计,也替换了一部分材料,量产型号的精度略有降低,重量略有提高。”

“但是这些简化之后,我们却是能够降低至少百分之二十的生产成本,同时产能上能够再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林子然点点头道:“考虑到成本和产能,这样的性能减弱是可以接受的!”

一项武器,其实不一定非要说性能最顶级的,而是要在性能和成本以及产能上进行取舍,最好就是便宜又好用……

类似的情况在大恒统一军里普遍存在,比如说步枪上,其实福元军械厂那边很早就搞出来不少的新技术,其中好几项关键技术都能可以有效的提升精度以及枪管寿命,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用上,为啥?

因为这样会大幅度提高现有罗安三型步枪的生产成本,因为工艺的提高,也会影响到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