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3/5页)

他说到后面,轻声嘀咕,也不知道这么多年了,那陈大夫可还在盐亭县。

“陈大夫如今已经将妙手馆给他的徒弟吴关山管着了。”许黟笑说。

老大夫感叹:“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聊到后面,许黟踌躇地问道:“前辈让王兄去城中卖药膏,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事?”

老大夫难为情地说:“我如今年老,孙儿却小,这孩子在行医方面资质平平,但却喜爱读书,便想着多攒钱,好让他在城中私塾多读几年。”

可他年轻时桀骜,不屑给那些大户人家看病。这么多年来,都只给那些穷苦人看病,挣的银钱只能勉强糊口。

后来他儿子和媳妇出意外早逝,只留一个襁褓小儿。

孙儿孤苦伶仃的长大,老大夫便不想他继续走自己的老路子。

加上朝廷重视文人,只要他孙子有机会读书,便有希望考取功名。

“前辈为了孙子也是煞费苦心,不过这药膏……”许黟犹豫着,心有不忍地看向眼前已白发苍颜的老人。

老大夫看出他言外有意,便让许黟如实告知他。

许黟不再迟疑,郑重道:“这药膏虽好,但方子易解,前辈你想靠这药膏挣钱,怕是不行。”

老大夫看看许黟,低声叹道:“不瞒你说,老夫也想不到好的法子。年轻时没多想攒钱,等老了才知这钱不好挣。”

何况,这几十年里,梓潼县一变再变,已不是他以前熟悉的那个梓潼了。

如今去一趟城中,处处都是买卖药材的。

他手里炮制的这些药材,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就算是有药馆收药材,他们也是将价钱压得极低,老大夫不是没想过换个地方,但他都这么老了,实在不便远行。

许黟了然,也不乱出主意,只问他:“前辈,可有想过把这药膏往外卖出去?”

老大夫愣住:“此话怎讲?”

许黟眼睛眯起,娓娓道来:“我有一友人在跑商买卖药丸……”

这友人,自然是余秋林了。

余秋林自从知道他要离开盐亭县后,伤心失落了好几日。

不过许黟没让他失落太久,在他离开前,带着余秋林去到衙门里办了契书。

许黟将陈氏消食丸的药方予他用,但不可泄露,只能用三年。

有这陈氏消食丸的药方在,余秋林可在许家的药房里来去自由,自己在药房里炮制消食丸。

如此的话,哪怕许黟离开了,他依旧有消食丸可买卖。

许黟想要帮助老大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余秋林。

余秋林偶尔也会跑来梓潼县买卖药材,他可给余秋林书写封信,让他来梓潼县一趟。

“我这友人品性不错,我手里头就有药丸以他之手买卖。”许黟道,“要是前辈信得过我,可让我带封信给他,让他来与你交谈。”

老大夫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他看许黟如此真挚,哪有不同意的,当即就应下来了。

“想不到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要靠你这后生接济。”老大夫惭愧一笑。

许黟连忙行礼说:“这都要多亏了前辈的倾囊相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不是前辈慷慨,晚辈又怎会生出报答之心。”

老大夫两眼微热,朝着许黟道谢。

许黟避开,约定好等余秋林抵达梓潼县,再来拜会老大夫。

等许黟回到客栈,第一时间就给余秋林写信。

……

城门口。

二庆拎着一只捆住的山鸡和两只野兔,牵着小黄来到茶棚前。

那位说要等他打猎回来的青年,果真还在。

青年书生见到他满载而归,同样惊喜,蹭地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左瞧瞧右看看,口中念念有词:“怪哉怪哉,你这小郎究竟如何使的这弓箭,能打到这么多猎物?”

他旁边的友人笑着打趣他:“你以为人人是你,四肢不勤弱不禁风。”

“你比我好哪里去?”青年书生不服气地笑着骂回去,“该死,该死,临到头却想不到好词骂你。都怪你这小郎神勇,偏是让我只记得你的猎物,忘了读过的圣贤书。”

二庆呆呆看他:……

他友人扯了扯嘴角,很想堵上一句,看人家听不听得懂你说的话。

他也没跟着友人继续闹,见那少年郎两眼茫然,便道:“小猎户,你这手里的鸡和兔如何卖?”

二庆回过神,看向他们俩。

他从没自个卖过猎物,都是以前小山村里的亲戚们帮他卖的。

二庆眼神晦暗,如今想来,他们贪了他不少银钱。

他很谨慎,没暴露自己的无知,反问:“两位官人,可愿出多少银钱买下它们?”

这两位读书人也不懂哇,听他这么问,就把视线看向茶棚的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