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4页)
天空中挂着的太阳晒得人身体暖洋洋的,刘伯眯着眼昏昏欲睡,许黟就把披风解下来给他。
他要上山,穿着披风不合适,这披风留给刘伯裹着睡觉多好。
刘伯感激地接过,不敢拿粗糙的手去摸这一看就是好料子做的披风,他小心地披到身上,真情实意地朝许黟说了好些吉祥话。
又叮嘱许黟上山小心些。
“冬日里出来觅食的动物不少,许大夫可得当心咯。”
许黟朝他颔首:“谢刘伯知会。”
他言罢,头也不回地上了山。
山里银装素裹,上山之人行走出来的小道被雪覆盖,只露出浅浅地一条弯曲的线,比周围两边杂生着野草稀疏。
许黟弯腰扫了扫旁边草丛的积雪,露出里面植物的原貌。
是一株碧青的低矮小乔木。
许黟随意摘下它的叶子对折着,一边抬腿迈着步伐,朝着更深的山里进去。
走了有一段路,许黟停在一棵高大的树冠下面,这棵树的枝丫压着雪,树干处之前做过的痕迹却依旧显眼。
他没有再继续前行,而是在周围寻找上次发现的大黄。
这大黄,又叫香大黄、将军、川军等。它的采摘季节在秋末冬初,这个时候茎叶会枯萎,就可以挖取地下成熟的茎块。
许黟刨开地上的积雪,很快就找到茎叶枯萎的大黄。
他用铁锹把上面的泥土挖开,刨了好一会时间,刨出来像木薯块一样的东西。
这东西就是许黟要的大黄了。
野生大黄长得没有人工种植的肥美,形态更长一些,清除掉粗皮上面的泥土,可以闻到很重的药味。
这大黄需要简单的处理,要把外面的粗皮除去,切片晒干,或整根晒干再切都可以。
当初许黟发现这里有一片野生的大黄后,就在这棵树做了标记。
许黟一口气把这一片成熟的大黄都挖了。
这大黄在蜀地属于常见药材,不用担心挖走这片就会绝种。
这些大黄装了三分之一的竹筐,许黟拍了拍沾着雪泥的双手,再次出发。
这回,他要到另外一处做过标记的地方。
……
一个多时辰后,许黟安然地从山上下来,他身后的竹筐装满了此行挖到的药材。
刨除开始时挖到的大黄之外,还有板蓝根和天麻。
其中的天麻不好找,要不是许黟先提前做了记号,被雪覆盖的山里,想要找到天麻几乎很难。
刘伯看到他回来了,高兴地起身下车,喊道:“许大夫,你可算是回来了。”
“我和阿旭都等了好长时间,阿旭这孩子还说你再不下山,就要去山上寻你嘞。”
刘伯把适才与阿旭说的话都托盘而出。
旁边的阿旭快步地小跑到许黟面前,他想要替许黟拿竹筐,奈何竹筐太重,他没能提得动。
许黟拍拍他的肩膀,问道:“不是让你在寺庙里等我?”
“郎君,我等着呢。”阿旭说,“我在寺庙里守了好长时间,寺庙里的师父说已经过了午时,就问我要不要去斋堂吃饭,我没去,就跑下来了。”
他以为许黟会在午时回来,但没见到许黟,只看到了披着披风睡觉的刘伯。
刘伯被他的摇醒,然后身上的披风就被阿旭给拿走收起来了。
许黟摸了摸鼻子:“……”
“那披风是我借给刘伯的。”
阿旭瞪大了眼睛,抿着嘴没回话。
道理他懂,也晓得刘伯是好人,但是郎君的披风本就不能随便给别人用的。
他就没见过郎君的好友们,会把自己的披风拿给别人。
但阿旭不说,因为许黟一定会说,他人是他人,他是他,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许黟无奈一笑,知道这小家伙没有听进去,就没再说什么了。
他将竹筐搬上牛车,一行人打算返程回去。
回去的路上,阿旭很好奇地盯着竹筐里的药材看:“郎君,这么冷的天,山上也有这么多药材?”
这些药材看着都好像是疙瘩木块,因为是新鲜刚挖出来的,他一样都没有分辨出来是哪种药材。
许黟就跟他说道:“这个是大黄,能入脾胃肝肠,其可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和利尿退黄。”[注1]
在《吴普本草》中,就有对大黄进行详细的描写,从名字,味道,药性,产地,成长周期和如何炮制成药材等都有详细记载。
许黟说完大黄,就又与他说起板蓝根和天麻。
板蓝根是一味很常见的药材,最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有出现了。
它又叫马蓝,取的是它的根,冬天到初春会长出淡紫色的小花朵,远看近看都非常的漂亮。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许黟挖到的板蓝根取的是板蓝的根,也就是马蓝的根,可惜在现代里的板蓝根,已经用菘蓝的根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