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5页)

如今许家还养着阿旭阿锦,哪怕许黟再如何有能耐,可平白无故的,多赁一个小厮用来做什么。

许黟笑着点头,没有继续说话。

他今日没有特别要紧的事,回了屋,就把问诊的牌子拿出来,挂到门口处。

这问诊的牌子,是许黟找木匠师傅做的,门口处要是挂着牌子,就证明他在家里,可以随时给病患看病、出诊。

没多久,就有个年轻人敲门。

阿旭把他请进来。

如今的堂屋也大变模样,许黟把它改造成用来问诊的诊堂。

病人进来,就可见许黟坐在桌子的一端,对面是张空椅子,看病的人坐下来,便能直接问诊。

这回。过来看病的年轻人捂着肚子,说他腹胀好几天,一直疼得难受。

许黟看了看他的脸,又让他张嘴看舌苔。

接着就问他:“你有几日没有如厕?”

年轻人红着脸,声如细蚊地说:“有一周时间了。”

许黟听后,若有所思地站起来走到他面前,跟他说要查看一下肚子。

年轻人侧了侧身,把肚子露出来。许黟伸手摸着他硬邦邦的肚子,移动到他的上腹部,稍用力一压,问:“可疼?”

“不是很疼。”年轻人红着脸道。

许黟把手移开,落到他后面腰部,再度重复刚才的动作,问:“可疼?”

“不……不疼。”年轻人咽了咽口水,有点害怕。

许黟瞥了他一眼,收回了手。

坐回到椅子上,许黟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他研了研墨水,提笔书写,一边说道:“你这是邪热入胃引起的秘结不通,我给你开一些助运化的药,你喝两剂就可。”

简单来说,这就是肠燥便秘,没有什么大碍。

年轻人一听,抬手擦了擦额头,他来看病时,以为是有什么大病,吓得他心慌慌的。

“多谢许大夫。”他感激地说。

许黟说了声无碍,然后把药方递给他,说道:“诊金五文钱,我这里刚好有药方里所需的药材,要是在我这抓药,另交二十文。”

年轻人想了想,还是打算在许黟这里抓药。

他家就住在南街另一条巷子里,以前身体不舒服,都是去杏林馆看的病。

自从孙大夫遇害,杏林馆关了门,他们就转投另一家医馆,也有不少人来许黟这里。

毕竟许黟给南街的街坊们看病,诊金是五文钱!

年轻人付钱后,许黟就去灶房给他开药。再叮嘱他少食燥热之物,多喝些热水。

“天冷干燥,阳热者,易口有异味,排便困难。”许黟看着年轻人又开始红起来的脸颊,口吻平淡地继续说,“往后,可喝少许白菊茶。”

年轻人面红耳赤地羞耻道:“谢许大夫提醒。”

行了礼,他捂着肚子,脚步略有些急促地离开许家。

许黟摇摇头,年轻人嘛……果然还是脸皮薄一些。

这年轻人刚走不久,就有个老妪过来,说要来找许黟开个药方。

“这是我和我家老头子在路上遇到的半仙,说他有个酒方子能治得骨头疼,我想着也就十个钱,也买了一份药方。”

老妪说着,就把那个药方子拿给许黟看。

许黟接过药方粗粗一瞥,眉梢紧锁,沉声问:“阿婆,那半仙可有说这药方除了治骨头疼,还有其他避讳没有?”

老妪道:“他说这泡酒方子是好东西,谁都能喝,没说其他的忌讳。”

“阿婆,这药方不能用。”许黟道。

老妪惊讶:“为什么不能用!?我们村好些人都买了,就打算来县城抓药回去泡酒嘞。”

这年头的酒,度数不高,拿来泡药酒很难将药性泡出来不说,还有可能泡出一个致命的毒物出来。

而且这个方子……

许黟看着这个拟用乌头汤的方子,就觉得这人兴许懂一些药理,却又一知半解。

乌头汤,本是治疗脚痹风冷,卷弱疼痛,难屈伸方。[注2]要是对应辩证,确实是可医治脚痹所导致的骨头疼痛。

可里面的乌头有毒,这方子里,却写着用乌头三两。

然而原本的乌头汤里,用的乌头也仅是一两,多出二两的话,谁还能保证这药方不是毒方。

许黟越想越心惊,连忙问老妪:“阿婆你们村里有多少买了这药方?”

“约有十二三户吧。”老妪不敢置信地问,“这药方真不能用?”

许黟点头:“乌头有毒,不可多服用,这药方里用量不对,阿婆你快回去告诉其他人,莫要再用这个方子了。”

老妪双手颤抖地收起这个方子,跼蹐不安地点头:“好好好,我这就回去和我家老头商量。”

“阿婆,不是商量。”许黟目光凌然,坚定地说,“这事必须告诉其他人,要不然会出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