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京城(第2/3页)

在翰林院镀一圈金后出去任职,和考中进士后直接被派出去任职,日后的晋升难度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清贵翰林”一词由此而来。

秋华年相信杜云瑟的能力,只要杜云瑟想,他一定能够留在翰林院,那么买一个靠近皇城的中城区的宅子势在必行。

要知道古代官衙早晨七点就开始上班了,住得远了,岂不得五点就起床出门。

以后有了上朝的资格,五点就需要在宫门外等候,总不能凌晨三点便从床上爬起来吧。

不成,坚决不成。

秋华年要努力维护自己和杜云瑟的幸福生活。

走了一上午,太阳从正空划过,镖队终于从西直门进入了裕朝的都城。

进入城门后,镖师们总算完成了任务。

秋华年拿出二两银子交给镖头,这是护送任务的尾金。如果没有熟悉这条路的镖师们照顾,他们一路不会这么顺利。

秋华年下了马车,打量眼前的恢宏城市。

襄平府已经足够繁华,比起京城却还是欠缺许多味道。

这里屋舍俨然、构造齐整,街道平阔干净,百姓安居乐业,走在路上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面色红润、衣饰得体,举手投足间更是带着一股别地百姓没有的气质。

太平盛世的天子脚下,当是如此。

无论元化帝用何种方式登上皇位,为了皇权稳固又用了多少帝王心术,以一个封建朝代的帝王的标准来说,他对国家和百姓是无愧的。

从未进过京的邓蝶和王引智早已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华哥儿!这里这里!”

能并行八辆马车的西直门大街另一侧,一道清脆且中气十足的声音毫无阻碍地传来。

秋华年转头,一眼便看见了许久未见的闵乐逸。

闵乐逸穿着束腰束臂的干练衣服,头发高高束起,个子长高了一些,人也精干了不少。

他惊喜地冲秋华年挥了七八下手,抓着衣袍下摆风风火火跑过来,要不是眉心那点红痣做不了假,估计不会有人觉得他这做派是个哥儿。

“乐逸,好久不见。你在京城过得很滋润啊。”

闵乐逸嘿嘿笑了两声,带领众人朝他家马车那边走去。

闵家的仆人打开车帘,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走下来。

她的衣饰也很干练,和闵乐逸一样束着袖口,个子在女子中算很高的,眼睛非常有神,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较真的气质。

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秋华年读研时隔壁理工科实验室的学姐们。

“这是我大嫂。”闵乐逸自来熟地介绍,“这是华哥儿,这是杜云瑟,这两位应该是王举人和邓夫人。”

闵乐逸的大嫂冲众人微微屈膝行礼,“诸位一路辛苦了,我叫任夙音,乐施还在大理寺公干,我和逸哥儿带诸位去租好的宅子。”

闵乐逸的大哥闵乐施三年前考中进士后,并未参加庶吉士考核,而是直接外放到西南任了县令,并在那边结识了任夙音,在闵太康老友的见证下成了亲。

去年秋天,闵乐施调回京中,成了正七品的大理寺评事。

这条升迁路对文人来说并不是特别正统,大理寺也不是像六部那样可以官至尚书乃至入阁的好去处。

但闵乐施本人十分自在,闵太康这个早早辞官去教书的父亲也不强迫长子必须钻营升迁之道。

大理寺不像六部那样在皇城附近,而是在西城的阜财坊,闵乐施一家买的宅子也在那边。

但举行会试的贡院却在东城的明时坊,为了考试方便,闵乐逸帮忙租的宅子也在那边。

今日大家路途劳顿,行李都还没安顿好,不宜上门拜访,闵乐逸和任夙音直接带着众人去明时坊租好的宅子。

京城几片城区加起来有数个襄平府大,从西直门到东城,赶马车也得大半个时辰,足够闵乐逸拉着秋华年叙旧了。

他不在自家马车上,直接钻上了秋华年的马车,任夙音也不约束他,只是笑着摇头告罪。

秋华年点了下闵乐逸的额头,“遇上这样的大嫂,你可真是走运了。”

“那可不,我常说娶我大嫂是我大哥这几年最英明的决定呢。”闵乐逸损了顿还在上班的闵乐施。

他曲起小臂,硬拉着秋华年捏自己胳膊,“华哥儿试试,我是不是厉害多了?”

秋华年还真捏到了些肌肉,并不夸张,但很有力量感。

“你到京城来是习武来的?”

“是我大嫂会,她教我的啦。”闵乐逸给秋华年八卦,“我大嫂可是女中豪杰,不仅会武艺,还很擅长破案,敢给死人动刀子呢!”

“我大哥任县令时有一奇案死活不破,多亏我大嫂站出来用证据指明了方向,案子破了,我大哥也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