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3页)
解决这个问题,白朔想出来三种方法。
一个是尽量省去不必要的交换次数,比如伙食费,直接从工资中扣取,节省时间的同时,少了一来一回两道工序,磕碰就少了。
第二个方案是改良陶币,将边角做得更圆润一些,减少陶币与陶币碰撞时边角产生的磕碰。
这两个方案现在正在进行,新款陶币好用一些。而最后一个还没开始实行的办法,则是改良陶币的收纳方式。
现在每个人领回去的陶币堆放在一起,拿出来数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摔了。这次分的数量多,直接发下去,恐怕第一天就要损耗不少。白朔打算用绳子将陶币缠绕起来,每隔一个陶币打上结,有柔软的绳子相隔,陶币不会直接发生碰撞。十个陶币为一串,数量简洁明了,还可以直接挂起来。
白朔开始翻找适合捆绑陶币的绳子,从编织麻绳到现在,原料已经不仅仅是最初的麻杆了,只要是能取出纤维搓成绳子的植物,采摘队全部收集了一遍。
搓好的绳子不太适合,因为绳子大部分是圆形的,白朔需要的是扁平状的,可以在陶币上缠绕一圈再打结,最后在原料那边找到了想要的。
一种类似马兰花的植物,叶子细长有韧劲,晒干后可以直接充当绳子,只不过长度有限,大部分在一米左右,虽然是天然的绳子,但捆绑大型物品时不方便。
这种限定长度用来捆陶币则成了优势,捆十个陶币足够了,白朔拿起一根晒干的叶子,放在水中浸泡后拿出来,开始往陶币上缠,绕两圈后陶币只剩下两道缝隙,然后打两个结,缠下一枚,等缠够十枚陶币后,在两端各打一个结,最后系在一起。
其实如果成串用,不打结也完全可以,这么做是为了使用方便,需要几枚,就在上下分别割断,陶币两端还有结,分成段后不会散掉。
实验过后,白朔拿着一堆陶币和叶子去找彩林。
“彩林姨姨,这些陶币全部用叶子包起来,像这个一样。”白朔拿出自己做的成品。
看到那一串陶币,彩林连忙擦干净手,接过来反复看,有些惊喜:“这样好,这样就不会碰碎了。”前两天彩洪不小心磕了一枚陶币,彩林心疼得不行,其实只磕破了一点边角并不影响使用,但陶币可是和陶器一起烧出来的,这么珍贵的东西,看到磕磕碰碰,就算自己没有损失什么也心疼。
家里的陶币,彩林都是小心翼翼包在树叶里,然后放在兽皮袋中,外面还要用干草盖住,裹了一层又一层,就怕弄坏了。
而白朔拿出来这一串,彩林一看就知道这种方法更好,赞叹的同时叹气:“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弄呢。”她只想到把所有的陶币包起来以防磕碰,根本没想起来可以在每一枚外面加一层。
感叹完,彩林问白朔:“要包多少个?”
白朔:“这里面是一百枚陶币,彩林姨姨练习一下,等会我让阿父送过来一筐,明天还有一批,总共五千枚。叶子不太够,你让采摘队再带一些回来。”
最近采摘队重点摘取成熟的果树和作物,不太重要的有些要等到旱季来临时才会带回来,有急需的要提前说。彩林看管加工队,加工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种编织品的制作,另一部分则是食品加工,工作范围和采摘队有联系,这边有需求,可以跨过白朔和花永,直接和采摘队商议。
彩林答应:“行,等会我去找彩文说。”
白朔点头,彩文是采摘队队长之一,也是彩林的妹妹,两人住处相隔不远,一些草叶,顺带就摘回来了。
这边跟彩林说完,白朔回仓库,路过乌苍乌焰的山洞时,听到了里面乌苍的声音。
不是白朔要听,是乌苍的声音太大,隔着老远就听到了,这点不单单是乌苍,整个部落的成年羽族,有九成都是这样,嗓门大。从花永晚饭时传达命令也能看出来,几百人,又是饭桌,那么大一片地方,不借助任何助力,全靠嗓子吼。
山洞内,不知道山洞外面有人的乌苍正在大声密谋:“崽,记住了,这两个陶币是你摔碎的,这三个是我摔的。”
白朔:“……”哪怕看不到里面的场景,白朔都能想象出他的无语,要说陶币在谁手中损坏速度最快,毫无疑问是狩猎队,习惯了大力捕捉猎物,对待陶币这种脆弱的物品,特别不习惯,三天两头就会弄坏一枚,大部分时候是忘记把陶币放哪了,一甩兽皮陶币飞出去,听到动静才想起来。
而幼崽,在这点上表现就比较好了,有之前零食卡做铺垫,大家都知道带回去要好好保存,加上幼崽赚到的陶币本身就不多,因此很少有弄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