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反水

从他一开始挑衅文通天的那一句下联“通义水中书”,惹人发笑,任谁看了都会说朱萧索自不量力,学数理把脑子学傻了。但是碍于朱萧索的名声,又不得不猜测其中可能另有玄机。

然后,就迎来了摘星楼文会的那一首题材和体裁都颇为新颖的《临江仙·杨慎赋》。在诗文横行,词文匮乏的当今天下,这一首词横空出世,技惊四座,让朱萧索原本“不自量力”的形象陡然翻转。

两段留影珠的内容,吊足了拥仙城修士的胃口,比话本里的桥段还要令人惊叹。

不过,在文家的徒子徒孙包揽八成文经流派江山的拥仙城,朱萧索得到的评价并不能配得上杨慎的那首词。

“昙花一现”,“朱郎才尽”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是,也有很多人为朱萧索辩护,称赞他是千古独绝的“文理全才”。

这些人,有一些是非文经流派看热闹的路人,喜得乐见原本被文家垄断的文经流派出现新的血液和挑战,尤其是这个人还不是文经流派出身的,那就更有意思了。

而占朱萧索支持者成分更多的,是不被文家所接纳的,或者被文家排挤的文经流派的修士。

他们没有显赫的师承,没有卓绝的家世,只是恰好走了文经这条路,又不被主流文经修士所接纳。

朱萧索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看到了变革的契机。

保守派与革新派的冲突,是长盛不衰的话题。

或贬低或褒奖,看起来是在评论朱萧索和他的临江仙,实际上是围绕朱萧索展开的地位争夺。

两派之间,没有正邪善恶之分。

偌大的拥仙城,斗争的根本原因,和狭小山鸡县的牛马杨朱家的斗争,没有什么区别。

逃不脱一个“利”字。

表面各个道貌岸然,骨子里都在精打细算。

朱萧索的词一鸣惊人,为原来的已经趋于平衡的天平,加了一个重量级砝码。一个整座拥仙城,积压已久的文经流派的矛盾,即将冲破枷锁,猛烈爆发。

但是,不论他们对朱萧索的评价如何,对于杨慎的大作的态度却都是统一的。

天下第一词。

并且拥仙城的文经评论家放出话了,只要文通天不出山,没人可能在词方面压过朱萧索的《杨慎赋》一筹。

同样,也有不少文经前辈暗中有讨论,文通天的词水准比诗差不少,即便他出手,也大概率赢不了朱萧索。

诚然如此。唐是诗的巅峰,词不及两宋之后。生卒年份在唐末的文通天,纵然遍览唐朝群书,也不可能敌得过后世苏辛周姜,吴欧柳蒋等人的词文。

他若是就此退出词坛还好。如偏要与朱萧索在词之一路争高下,恐怕不会有半点取胜的机会。

朱萧索赢了,摘星楼的楼主,拥仙城文家家主,文易和,默然认负。

不过,文易和输了文会,却没有输了名声。

李白和王勃的两首大作,任何一首都是可以流传千古的,理所应当地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凭借着在摘星楼的过人表现,文易和进一步坐实了文家易字辈第一人的称号。

当今天下,年轻一代文经流派的修士,基本无人在诗文方面的造诣能超过文易和。

这话也是十分严谨的,毕竟朱萧索一不算是文经流派的修士,二没写过诗。

具有爆炸性的热点消息,通常一晚就能发酵个大概。

在朱萧索的文浪席卷拥仙城的时候,他在客栈里也进行着改变拥仙城的谈话。

屋子的客厅里,按照修为,达者为尊的规矩,主座是谪七涛和朱景岳,之后才是华晋冕,朱萧索和甄念恩。

但是,真正交谈和拍板的,就是朱萧索和甄念恩两个小辈。

风流倜傥的朱萧索,此刻面容严肃,一改随和的神色。

肥头大耳的甄念恩,现在目露精光,俨然一副老成智者的模样。

“甄家主,咱们时间宝贵,就不说废话了吧?”

“朱教授快人快语,在下也正有此意。”

“好。那我就直说了。甄家主今日在摘星楼的一番话语,振奋激昂。在顶楼的话语,又谦卑之至。前倨后恭,想来应该有些说法。”

甄念恩无奈摇头:

“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本来……”

“本来甄家主韬光养晦多年,就是为了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我的出现,让你看见了希望,但是,我的能力,又出乎了你的预料。”

“算是吧。这一次,让我数十年装傻充愣的形象积累,损耗殆尽,却没有获得任何收益。甄家是背靠沐家和文家存在的,如果我能为文家扬名,在父亲那里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筹码,与其他几个出色的兄弟竞争,继承他在礼仙州的部分势力和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