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3页)

解散之后,他换了衣服下班,从员工通道出去,在酒店后面的吸烟区看见全日制厨房的几个人,抽着烟聊的正开心,话题似乎围绕一位“strong哥”进行。

有人说:“查头发,查手表,查手机,还不许讲脏话,当我们中学生啊?”

也有人说:“还要提高日清和周清的标准,只要钱给到位,天天抛光打蜡翻新都没问题,可就这点工资,还要这要那的就有点好笑了。”

时为自然没来得及问他们说的那位“strong哥”是谁,人家转头看见他,呼啦一下全散了。

只剩下奚溪,伸手碰碰他手臂,递给他一包烟。

这一天下来,她其实是对他有些改观的,这人虽然抢了她的机会,但至少让她日子好过了一点。

时为婉谢,说:“我在戒烟。”

奚溪叼着一根,说:“好巧,我也是。”

时为说:“那你……”

这是在干嘛?

奚溪这才把烟扔了,说:“习惯动作。”

许是相同的环境勾起记忆,时为忽然想起自己上一次站在这里时的情景,当时听见有人说“你吃点好的吧,厨房的人乱得要死”,似乎就是奚溪的声音。

“你……是主动申请从西餐厨房调来全日制的?”时为试着攀谈。

奚溪点点头,反问:“你呢?”

时为没回答,不知道她是故意的还是就这么随便一问。

尴尬中,还是奚溪提议:“加个微信吧。”

时为说:“好。”

奚溪说:“我扫您。”

结果时为找了半天没找到二维码在哪儿,最后还是换成他扫奚溪,这才加上了一个ID名字叫“嘻嘻嘻”的号。

加完微信,收起手机,他说:“那我走了。”

奚溪说:“好啊,拜拜。”

时为骑上车离开,只觉今日份的人际交往已达上限。

就这样几天下来,最淡定的还要数罗耀江。

莫亚雷调来时为,又给他启动了PIP,反而让他彻底无事一身轻,每天就坐自己办公室里刷手机,不知是在玩欢乐麻将还是看股票。

时为跟奚溪倒是可以互相分担工作,但也真的是到处救火,在一个又一个就餐高峰之间疲于奔命。

唯一的改进竟是莫亚雷带来的,他在某天厨房和餐饮部的早会上宣布——

今后每天销售部和前厅部会在系统里更新两次入住和销售的数据,而且还会加上宾客类型的分析,供厨房和餐饮部预测用餐人数和用餐高峰时间。

以及房务部那边改进了流程,承诺提升做房效率,前厅部也承诺不再超量赠送行政权益,所以之后行政酒廊“对月阁”的人流压力也会降低一些。

两项变化都对全日制厨房影响最大,好的那种影响。

时为猜这多半是丛欣努力的结果,她对他说过,会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给他最大的支持,她说到做到了。

而相应的,管理层也对厨房和餐饮部提了要求,必须结合上面这些数据,以及每天闭餐之后的剩余菜品分析,做好第二天备料备餐的预测,提升自助餐和酒廊的满意度。

时为明白,这也是他的PIP。

但在厨房,你可以说这是一个统筹问题,虽然它更像是魔法,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统计的问题,虽然它更像算命。

他不是没想过如何改变,只是还不知道是否应该走那条路。

工作十年,他曾经待过的都是精致餐饮一类的法餐厨房,管理全都几近严苛。

这传统一直能追溯到十九世纪,精致餐饮之父,国王的厨师,厨师的国王,古希腊掌管法餐的神,——奥古斯特·埃科菲,开始在自己的厨房实行军事化管理,从而一扫混乱,大大提升了效率。

他把厨师团队比作军队里的“旅”,叫brigade de cuisine,把厨师服变成双排扣,借鉴的也是军装的款式,而Oui chef其实就是“是,长官!”,完全跟军队里一样。

一百多年之后,绝大多数西餐厨房仍旧沿用这种管理模式,以至于时为当年做学徒的时候曾听同事吐槽,说自己当过兵,现在法国的军队根本没这么严格。

服从性训练似乎就是让学徒进入状态最简单高效的方法,所有新入行的人都要经历一些糟糕的事,同时自我洗脑,大家学手艺的时候都这样,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对你有期待所以才这么严格……就这么才能坚持下来。

而哪怕没做过厨师,很多人也能在文艺作品里看到类似的描述,比如那个著名的狗蛋,说自己年轻时因为出汗太多,当时跟的chef把他衣服剪开,让他就那么在厨房继续工作。等到他自己当上主厨,功成名就,同样满嘴脏话人身攻击,甚至还把这一点搞成了综艺效果。

就像一种遗传病,代代相传的暴力。而且也并非西餐厨房独有,在中餐厨房更多的是一种古老的师徒制,他也不是没听朱师傅说过。反正只要踏进厨房地界,便是主厨们的一言堂,什么规章制度,什么员工满意度,什么人力资源部门的约束,在他们眼中全都渺小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