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6页)
另一面,太子与梁王本想再使些手段,伪造谢瞻与契人私通的信件,坐实谢瞻私通夷狄之名,再将这两年隆德帝倚重的秦王牵扯进来,将谢家与秦王一道斩草除根。
奈何三法司中都察院的最高长官都御史尹世文不肯与他人同流合污,又有郭尚亲自为谢瞻求情,太子眼见谢瞻大势已去,也不愿在其中牵扯太多落人把柄。
横竖想要一个罪臣悄无声息的死,也不是一件难事。
“九月十三深夜,臣等与谢将军约定夜袭张元伦与宗瑁营寨,若是谢将军有心与契人私通,在搁下宗逆首级后为何要赶来救援卫世子?他完全可以等待契人杀光所有士兵之后才佯作来迟!”
“再者,谢将军绝非那等有勇无谋的匹夫,他既要谋反,为何偏偏他领那一行官兵与契人秋毫无犯,在战后,他又何必束手就擒?”
宗张之乱后,郭尚勤王有功,收复河北陕西,加封兵部尚书,清水河之战后,隆德帝晋郭尚为华国公,加食邑一千户。
郭尚求情之时,一番话也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前不久,西契的默答汗还派遣使者送信过来,解释那夜是一场误会,隆德帝看完信后却命人使者驱逐出了西契的边境。
这是摆明了要与西契交恶了。
也意味着,即使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谢瞻与契人私通,然而帝王疑心一旦动了,谢瞻便是百口莫辩。
当年孝懿谢皇后在隆德帝寒微之时嫁给他,两人长子次子接连夭折,孝懿皇后总说谢瞻品性肖似两人早夭的长子,因此谢瞻成为谢皇后的精神寄托,是她最为钟爱侄子。
这么多年来,隆德帝自然也曾真心把谢瞻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护。
只是如今他年迈,而谢瞻正值盛年,手握兵权,堂堂三镇节度使,有前两个三镇节度使耿忠慎和宗缙的前车之鉴,隆德帝决不能容忍国家再次重蹈宗张之祸。
帝王无情,趁机除去谢瞻,对于隆德帝而言是最好的机会与选择。
因谢瞻一力担下了所有罪名,最终三法司只判了谢瞻一个轻信契人、贻误军机的罪名,将他贬为庶民,剥夺一切荣誉名号,流放辽东苦寒之地。
在谢瞻戴罪离京之后,不久,同样支持和谈并主持了和谈的五皇子秦王藩地由陕西更换到了更为贫穷,且远离政治中心的河南,改封豫王,被严令无诏永世不得回京。
先前凡为谢瞻求情的同僚,除了宗张功勋的元老郭尚能够明哲保身,大多不是贬官便被罢职,就连谢璁亦被停职在家。
无奈,为了免受谢瞻牵累,谢璁不得不亲自将谢瞻从谢氏族谱之中除名。
离开京都之前,只有谢睿和谢三郎亲自去送谢瞻,一路将他送到城门外。
隆冬时节,寒风刺骨,城外老树枯枝“嘎吱”作响,冰封后的道路坚硬难行,天地间都仿佛只剩下了灰白二色。
押送谢瞻的是六个解差和一个太监,那太监名为袁永禄,袁永禄见两人还要继续送谢瞻,拦住谢睿与谢三郎道:“按照规矩,请两位大人止步于此。”
“袁公公,只是说几句话。”
谢睿给袁永禄塞了一包沉甸甸的银子。
袁永禄却将那包银子一把扬扔到地上。他冷笑道:“还以为自己是那威风凛凛的三镇节度使,堂堂镇国公世子?咱家奉劝你一句,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你再说一遍!”
谢三郎勃然大怒。
他奈何不了隆德帝,莫非连一个卑贱的阉人也惩治不了吗?憋闷了多日的怒气终于爆发,再冷静不下,谢三郎挥起手中的马鞭便往袁永禄身上抽去。
“我二哥岂是你这等阉人可以随意诋毁,我警告你,风水轮流转,他日我谢瞵若有起复之日,必定先灭了你这阉宦狗命!”
谢睿急忙上前抱住谢三郎。
袁永禄一抹脸上的血,从地上爬起来,“只怕你没这个本事……”
谢三郎还欲再打,谢瞻叫住了他们。
“三郎七郎,我有话嘱托你们。”
嘱咐完两人,谢瞻又看向谢三郎。
“三郎,你回避一下,我有单独对七郎说。”
谢三郎不甘心地怒瞪着袁永禄,到底离开了。
谢睿问道:“二哥,你是不是还担心嫂嫂?你放心,我已将她平安送到镇江,在你回来之前,我都会替你照顾好她和圆姐儿!”
谢瞻却说道:“我离开后,你去找长忠取一只匣子,将里面的和离书和一封信帮我去镇江再交付给她。”
谢睿震惊道:“二哥,你,你……”
谢瞻垂目看着两手之间的枷锁。
“我已是戴罪之身,何苦还要牵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