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太子禁足(第2/4页)
民间有许多实用的物件都不曾传入京都,且某些东西换个思路,也许能拥有不一样的用处。
再有,提拔庶民,也许就有来自平民的读书人得了机遇,在他们面前出头,日后有幸步入朝堂,是切切实实效忠皇帝的。这样的人多几个,亦或是十几个,就能慢慢与世家权贵抗衡。
太子不喜出身名门望族的人把握朝堂,像如今的上官氏,他们虽然支持皇帝,但是内里不可能一点私心都没有,况且,外部不平静,若来日沿海的倭寇、草原上的羌族与胡族、南边的混察族都对大文发起进攻,皇帝想要打仗都得经过大臣们的同意。
多憋屈!
书桌上的白纸上逐渐有字,龙飞凤舞的大字彰显着主人的大气,偶尔有几滴墨水滴落,显示着太子内心的不平静。
他还能顺利继位麽?大文朝会不会没落?
他真的对父皇失望了,原以为经过先帝的教导,他与他的想法会一致,可是不曾想,在这样的大好时机里,父皇会选择回避。
这样一来,有些事就不适合明面上去做,倒不如他自己私底下尝试,如果效果拔众,所有好处都落到了他的袋里。
*
头一回,椒房殿送去勤政殿的汤水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皇后面无表情,只是双眼含有怒火,她拿起一旁的抱枕揉搓起来,仿佛手下的不是个抱枕,而是某个人。
御前的事没有传出来,皇后也只知道太子惹怒了陛下,却不知道具体原因。
翌日,早朝上有老臣给太子求情,遭到了陛下的训斥。
“太子既然有错,就得罚,朕的命令岂能收回?不可能朝令夕改,不过几日,也不碍事。教他静静心,如此最好。”皇帝说,他想起昨日太子对他说的话就忍不住生气。
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
太子才多大?竟然就想到要削弱世家了,甚至侃侃而谈,从智慧堂说到海战,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让人想忽视都难。
可偏偏,他不是皇帝,他是太子。
皇帝看向下边的文武百官,这里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忠心于他,又有多少人是更认可太子的?
“陛下息怒。”大臣们纷纷跪下,皇帝的想法他们能揣摩一二,自然知道他不悦。
从前太子还是皇太孙的时候,能去勤政殿批折子,能去上早朝,拱卫京都的北大军营能来去自如。
可自从他当太子之后,这些待遇都没有了。
皇帝与太子,君主与臣子,父与子。
皇室哪里有父子?
所幸禁足的时间本就不长,太子很快出了东宫,过了这一茬儿,太子一下子沉寂下来,去了勤政殿也只是老老实实地递交功课,旁的是一点也不多说。
到了椒房殿,太子才会感觉到一丝松快,他捧着碗吃得津津有味,与皇后说道:“还是母后这儿的饭菜合口味。”
“那你多吃点。”皇后顾不上自己吃,可劲儿地给太子夹菜,“琮哥儿,你瘦了。”
这是太子禁足几日后,隔了十来日才来椒房殿,皇后只觉得太子消瘦了不少。
“母后不必担心,儿子会好好的。”太子说,他此次来椒房殿,除了让皇后安心之外,还有一事。
“儿子想在安州以商人的名义设立善用馆,出一些问题,能答的上来的就进商人的家做事……”吃完晚膳,太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既然不能以皇室的名义做,那就以个人的名义。
安州是外祖父长久呆的地方,势力早已渗透其中,故而在安州试点挺安全的。
“如果有官员把消息传回来怎麽办?”皇后问,太子露出一个笑容,“母后不必担心,负责上折子到勤政殿的太监是我的人。”他会阻拦有关这部分折子的,且他的念想想要实现并且有成果,至少得半年。
先帝不是甚麽都没有留给他,效忠于先帝的太监、外放的官员,很大一部分都给了他。
只不过这些人,现在暂且不能出头,不然遭了皇帝的眼,反倒不好。
“你是想我帮你?”皇后低声问太子,既然是在安州,那必然得用到姜家的人脉,太子点头,说道:“是,除了母后,我谁也不信。”
他与母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想他地位稳固的,定是皇后。
“有些事情,需得现在做起,往后才能见到效果,除了选拔民间的能人志士,我还想瞧一瞧新式海船,还有操练海军……”太子一一说着自己的计划,其中的宏图大志似乎只能窥视一角。
皇后很欣慰,她说,“想做甚麽只管去做,你父皇被朝堂的事绊住了脚,是断然不会有那样多心思与时间去办这些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