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回程路(第3/4页)
一般从外地来京告御状,特别是民告官,那真是有大冤屈的,全靠那一口“就不信没地方讲理”的气撑着,不然做不出拦御驾的事儿。
外面很快把状纸送到了康熙的手上,陕西百姓张拱,告原任巡抚布喀。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是康熙三十二年,因为百姓地种子不能耕种,官府请户部调拨银子,把银子下发给百姓自己购买,户部调拨了银子后,这笔银子被当地官员侵吞。
康熙看了一下状纸,他自己估摸着这一桩贪污案这些官员大概是贪污了十到二十万的数目。康熙的记性好,康熙三十二年也没过去多久,这笔银子他记得是五十万两。
看完状纸后把状纸递给了梁九功:“跟外面的百姓说此事朕知道了,交给刑部审理。就让刑部尚书傅塔腊、河道总督张鹏翮去审理。”
梁九功接了状纸退了出去。
因为此事康熙的心情很不好,到了畅春园脸色都黑得能滴下墨汁,没一个人敢去他跟前撩拨虎须。
好不容易住了两天,心情缓过来的康熙有心情钓鱼,刚在湖边坐下,就接到了顺天府府尹的奏报:顺天乡试爆出作弊丑闻!
康熙气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撅过去!科举作弊,这种事一般发生在王朝末年。那个时候王朝风雨飘摇,连正经的开科取士都已经难以维持公平了,他治下居然也发生了这种事儿,让他怎么不着急,怎么不愤怒呢!
顺天府府尹王国安在初春一身冷汗来汇报这事儿:“乡试发榜后,很多学子把自己的文章写了贴在榜单所在的墙上,让大家来评评理看这文章能不能中!还有人说,这次的考官只看学子的出身,不看学子是不是历经寒暑。只问多少钱,不看文章优劣。这次许多高官的子孙都在榜上,就是不是高官子弟的,也是大户之家。”
说着把一本折子从袖子里拿出来,双手举起来:“这是奴才抄录的榜单,后面标注的是查明的出身,确实没有一个寒门子弟。其中,左都御史、尚书、大学士、巡抚等许多官员子弟都牵扯其中。”
康熙接过来一看,果然父祖都是当官的,没当官的也表明了家资,那都是大富大贵之家的子弟,其中就有年遐龄之子年羹尧。
康熙说:“大富大贵之家有钱能请名师,好师傅教着好吃好喝照顾着,学问好一点朕是认同的!可是难道那些寒门子弟没一个比得上吗?哪怕家里再有权势,也不能祖坟一直冒青烟不许别人家出一株芝兰玉树!”
说完就召大臣来:“查!查完复试!”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康熙收到了海棠的信。信上说他和九哥十哥在二月初就能出发,二月底或者三月初就能赶到京城。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康熙自己跟梁九功说:“这是过年来得到的最好消息了,你等会儿跟后宫的嫔妃们说一声,让她们别惦记了,孩子快回来了。”
接着往下看,海棠在信上她一直在外边,没能赶上皇父圣寿,要特意赶回来给汗阿玛祝寿,信上还说有礼物奉上。康熙看了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孩子!还是女儿好呀,女儿听话又乖巧,还不惹事儿。”说这话的时候就能想象此时外边闹得沸反盈天的科场舞弊案背后少不了会有党附太子或者是大阿哥的。
梁九功明白的其中的含义,但是却不敢接话,只是笑着说:“就是不知道格格送您什么贺礼,奴才这个时候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出来。”
康熙笑着说:“贺礼不贺礼的先放到一边,只是朕年纪还不大,不必如此大张旗鼓地过寿。虽然孩子大老远地惦记,但是只能让她空欢喜一场了,并没有寿宴给她吃。”
梁九功听了就说:“奴才听说年纪轻轻反而不好过寿,只有那些七十岁的才办寿宴。若是年纪轻就摆筵席,反而容易折寿。”
康熙点了点头:“嗯,这说法朕也听说过,是这个道理。只是孩子的一番心意,朕实在是不好当面反对,到时候你去说吧。”
梁九功应了一声是。
海涛这边是二月初出发,这次是跟着九阿哥和十阿哥的商队一起走的。这个商队就是一支驼队。
因此海棠有一个很舒适的帐篷,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坐在驼峰搭建的架子上弹弹琵琶。
海棠还问九阿哥:“我像不像唐三彩上面的乐女?”
九阿哥听了那表情就表现得极度不可置信,随后一张嘴就是:“胖丫头,你脑子没事吧,你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吗?冥器!你知道京城里面那东西卖得多便宜吗?那么晦气的东西,你拿来跟自己比较,脑子怎么了?”
十阿哥还说:“她脑袋里面肯定有包!好好的一个贵胄非要比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