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剑为明灯!(第4/6页)

女娃子问道:

“师父,大师伯出了一剑还是很多剑,又是怎么接住梅花的?”

冯巧云柔声道:

“这就是你师兄所说的明灯。”

“你便带着这个疑问去修习本门剑法,刻苦追求。如果你哪一天能懂得七八分,就可以去拜大师伯,向他请教更高深的剑法。”

阿青似懂非懂,却将那些梅花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又问一旁的阿飞:

“师兄,你的明灯是什么?也是梅花吗?”

阿飞摇头,“是一条游在水中的鱼。”

戴正仁默默听他们说话,只觉得像是登上了天柱峰,身处云里雾里。

但有一点他非常清楚。

衡山派.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

他不由回头看向藏剑阁方向,桌案青烟浮于脑海,惊人锐芒还在心间。

世人皆道江湖传闻不可信,荷塘小鱼可成鲸。

夸大其词,屡见不鲜。

可是

关于衡山大师兄的传闻,怎得那般收敛?

‘若是女儿未来能跟着这位学到本事,真是难以想象啊~!’

‘回襄阳后第一件事,我得请老夏喝酒,若无他透露,我绝对不会来衡阳。’

戴正仁心脏猛跳,又升起一种强烈预感。

总有一日,江湖会因这位而震动。

……

初六日,惊蛰。

今年的这个时候,赵荣又收到一封竹简封装的信。

这封信来自龙泉。

“师兄谨启。”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久未笺侯,念师兄如往日,想近况佳吉?”

“自得师兄相助,盟会以来,魔教退走,龙泉静平。”

“兄长来信,多言师兄风采,心中感佩。然魔教凶恶,正邪狠斗,盼师兄一切安好。”

“今铸宝剑数口,已至衡阳。”

“又忆天山之下,云雾缭绕,三尺秋水,一身剑气.”

“……”

晚间,赵荣在藏剑阁外的灯盏旁,将信读到最后。

竹简中,还夹着几瓣来自龙泉的梅花。

丘师妹是个有雅趣的。

去年赵荣收了信,并没有回应。

他一摸腰间秋水,心中觉得不得劲,再不回应,岂不显得很不礼貌?

于是也找来信纸,照着来信的样式写上“师妹谨启”。

丘师妹的信中多怀旧事,赵荣便说些新鲜事给她听。

将自己北上五岳盟会的一些见闻写在信上,所叙详尽,外界传言远没有这份真实感。

兴许真是久不笺侯,他竟然写了半个时辰。

几页纸写下来,感觉都能当故事看了。

想删减一些,又懒得再改。

于是也用竹简封装,塞入几朵藏剑阁的梅花。

第二日差人交到信客手中,送往龙泉。

门派对外收徒之事不用赵荣操心,他有空便带着剑谱去五神峰。

偶尔有了感悟,就在天柱峰上闭关几日。

此时闭关与年前不同。

当时才从北边回返,心中有着对各家剑法的感悟,当真是思绪如泉涌。

如今修炼,按部就班,只算清课。

看到神峰之势的尽头,根据神剑剑谱创出一招包一路并非难事。

赵荣没有急着动手。

此时创造的招法,大概率会与衡山先辈的招法不同。

他对自己领悟的招法有信心,可心中也想知道衡山先辈的招法是怎样的。

为求完美,暂且只将四峰神剑剑谱练熟。

等上了华山,要找机会去思过崖那个山洞。

祝融神剑也落在那边。

等瞧了先辈遗留,吸取经验,也许创造的招法能更完美。

有了这般念想,赵荣每每登神峰练剑,只是更多地领悟五神峰之势。

他在积攒,等一个感悟奔涌的时刻。

衡阳这边,二月忌鸟雀。

俗用粑粑粘枯枝,遍插田间。

俗云:可黏鸟嘴,不致毁伤谷种。

赵荣骑马过城北田野,也瞧见有人这般干的。

驰光如騕袅,一去不可追。

时节如流,到了二月底。

衡山派停止招收弟子,若还有少数远道而来的拜山者,没上佳的天赋,便要等下次了。

下次的时间并不固定,方式也可能不同。

多数迟来的拜山客,只能呜呼一叹。

回到藏剑阁,赵荣看着程明义与全子举递来的名单。

直入内门的弟子.

“就一个?”

赵荣微微一怔。

程明义没说话,全子举却满意一笑:“师兄,可喜可贺啊。”

“没想到按你的法子来,这次竟有一个能直入内门的。”

“那个娃娃天赋很好,师兄怎得又没看上?”

赵荣潦草回应:“我的剑法没成体系,还在摸索,此时不适合收徒弟。”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