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4页)

而且她就算靠近秦尤,譬如《欲壑难填》时,她就像当初护着杨秋一样护着秦尤——哪怕秦尤并不需要,但是秦尤和赵安雅都很清楚,赵安雅的付出来自于她对自己助人情结的享受,她喜欢照顾人,她喜欢这种付出的感觉,她对那个被照顾的人其实是真心的好意,但永远不会越过自己去。

杨秋受了她整个大学时期如同保姆一般的关照,非要说的话,赵安雅对她认定的朋友,似乎是最符合无条件的爱的一种付出,但是她心中的那杆称上,两端放的分别是付出,和她自己的情绪价值。

她从对别人好中获取了情绪价值,所以她从来不介意对方不回应她同等的好意,杨秋对她远不如她对杨秋,但是她从不会为此伤心或生气,因为她给出的真心分量是由她自己决定的——我给你多少,你就拿多少。

而且她对其他人再真心,也绝不会越过自己去,对她来说,沉没成本并不存在,她已经从这段看似单方面付出的友情中获取了充足的情绪价值,所以一旦要抽身离开时,她也不会有任何不舍。

一旦和杨秋的这段友情影响到了她的前途,那么她的优先选择绝对是自己。

哪怕她曾经对杨秋好得就像当妈一样。

她永远都是明哲保身的人,她曾经对秦尤也是同样百般关照,但秦尤出事的时候,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她不会让其他人影响到她的事业,她也很清楚秦尤不需要这种所谓雪中送炭。

还有谁理解她?对了,王导。王导和她很像,所以王导甚至懒得在平时和她保持任何所谓“人脉联系”,王导对她可以说是另眼相待,他从不第二次启用用过的演员,但秦尤却是个例外,秦尤应该是他最欣赏也最偏爱的演员了,但王导依旧只会在找秦尤演戏的时候和她联系,除此以外,顶多也就是拿下奥斯卡时的一句恭喜而已,他们都太清楚这种所谓的“维持人脉”是一种双方都不需要的行为,这种社交活动他们只会对那些长时间不联系就会觉得“生分”了的人施展。

还有谁?傅非曲大概也算一个,作为天才编剧,他对人物的理解登峰造极,他看见秦尤第一眼,就已经默默地将她的“人设”分析了一遍。

傅非曲大概是秦尤遇见过本质上最无情的人,他将所有事情都视作故事的养分,这大概是创作者的一种病,他的共情完全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养,傅三山将他教得很好,好到他可以给出完美的共情与安慰,但是在他真正的大脑中,永远有一部分在孜孜不倦地将自己与其他人的所有痛苦,所有快乐,所以悲伤,都加工成写作素材。

他永远都在抽离地观察他所能见到的所有人,与他最亲近的人都不会获得他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因为他的灵魂永远有一半在为创作而运转。

所以理解她的人从来不少,甚至如果将她上辈子也算上的话,应该更多一些,毕竟那时候她身处的环境中,和她相似的人更多。

但是这些理解她的人不会试图来靠近她,因为他们知道这无用,他们自己也不是那种想要靠近别人的人,冷心冷性的人互相理解,但绝不会互相取暖。

秦尤已经习惯了将人分成三类,一类是不懂她也不会靠近她的人,他们厌恶她的奇怪,恐惧于她与社会常规的格格不入,他们将她视作异类与怪物,好像这样就可以确认自己是属于群体的一份子了一般。

一类是理解她但不会靠近她的人,他们与她极其相似。

最后一类就是想要靠近她的人,他们不懂她,只是抱着一些奇怪的幻觉想要“感化”她。

她曾经将齐敛就丢入了最后一种分类中。

她遇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他们总是抱着虚假的幻觉,以为她只是外冷内热,只要他们努力,就一定可以发现她实际上也只是个普通的有情绪的人,然后经过种种努力,他们可以改变她,让她敞开心扉,让她变得“阳光”起来,他们中的不少人知道其他靠近她的人是什么下场,却总以为自己是不同的。

但明明也是清醒的人,明明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还要喜欢她?

为什么还不离开?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她是不可能给他任何回应的啊!

她给不出任何回应啊。

留下来的话,她也只会伤害他,为什么这样也要留下来呢?

如果他是被骗的话,那么她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他想要幻觉,她就给他幻觉。

但是明明是清醒的人,明明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还非要自讨苦吃?真的值得吗?主动将心与自尊送上来给她践踏,只因为所谓“爱”,真的值得吗?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