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草包恐惧症(第2/3页)

为震慑诸人,当场以军棍杖杀了两名对此存质疑之心的校尉。

很快,大军即准备起了拔营事宜。

大军在此扎营已久,并非即刻便能离去,李逸心中不安,很怕下一刻常阔就带人杀回来,一时都不愿等,便带上信得过的心腹亲兵与骑兵先行离开。

幕僚本劝他不急于一时,但李逸却死活等不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刻比不得一刻。

而听得主帅已先行带骑兵离营的消息,大军之中很快便又有人觉出了不对。

自离京讨伐徐正业以来,面对战事,他们这位主帅向来是能退便不进,能逃就不打的……何时有过这般积极模样?

积极到这般地步,与其说是夺回扬州,倒更像是急于逃命吧?

觉出了蹊跷之人不在少数,但军令如山之下,也只能暂时听命跟从。

大军拔营的动静自然不会小,一直听从常岁宁的交待留在寿州城中的喜儿阿稚阿点,及老康等人听得这个消息,当夜便动身离开了寿州城。

这已是发生在常阔与常岁宁动身离开和州三日之前的事。

早在退回江宁的次日,徐正业便令人向李逸送出了密信。

是以,常阔等人刚出和州城两百里,即在途中遇到了寻来的老康一行人。

听闻李逸已下令拔营离开寿州,要往扬州去,常岁宁立时拧眉道:“他没有这个胆子去打徐正业。”

常阔的眉心也紧锁着,不是去打,却敢去……那便只能是要勾搭上了!

常岁宁抬眸,看向常阔,语气警惕:“务必在中途将他截下,绝不能让他带着脑袋和兵马抵达扬州。”

李逸虽是草包脑袋一个,但他的宗室身份及他如今手中握着的兵力,一旦归入徐正业麾下,便必添大患。

常阔肃容点头,在常岁宁示意下,立即下令继续赶路,改道去截堵李逸,剩下的话让老康他们在路上边走边说。

“我早料到李逸那龟孙会逃,已令人先行回寿州探听消息……却不曾想他竟要往扬州去!”常阔路上骂道:“这玩意儿胆子不大,野心却不小!”

竟敢与徐正业勾结,这是打算与虎谋皮呢。

常岁宁同老康他们问起了朝廷的动静。

贺危身死的消息必已传回京师,面对李逸的叛变,朝廷定有应对手段。

她虽怀里揣着贺危托付的那道圣旨,但单凭她和老常领着的这一万兵马,并无十成把握可以拦下李逸,若有朝廷之力相助,胜算自然能更大一些。

老康答:“三日前我等离开寿州时,已暗中探听到消息,京中已着钦差离京,此刻必然已在赶来的途中了。”

钦差若抵,定会立时集调兵力以制李逸,夺回朝廷兵马。

随之,李逸反贼的名声也会很快传遍各处。

但各处调集兵马都需要时间,而若李逸当真已与徐正业勾结上了,那李逸此去扬州,必然一路畅行无阻,若干等着钦差前来,只怕为时已晚。

所以,还是得由她和老常先行赶去拦截。

“……贺危都死了二十日余了,我就不信整个江南里里外外,全都被李逸蒙在鼓里!结果却没一个肯出声出面的,无非各怀鬼胎装聋作哑罢了!”常阔在马上啐了一口,骂道:“真是烂,全烂透了!”

“是啊,烂透了。”常岁宁看向前方泥泞的官道,也紧皱着眉。

透过这烂透的表象,便可见人心已经不齐。

自明后当政以来,各处所积压的不满,似要借着徐正业喊出的这声“匡扶李氏江山”,而统统显现发作出来了。

这两日她在和州也听到了各处相继起事的消息。

骆观临当初那一纸檄文,甚具煽动性,如今多处都有响应徐正业的声音,不止在江南之地。

那些响应之声真真假假,正如徐正业口中所谓的忠于李氏,不过是个利己的旗号而已,如今人人皆是徐正业,人人皆想成为徐正业。

这便代表着朝廷与女帝的威信势必会被削弱,而威信被削弱之下,许多政令的施行便会受阻或是被敷衍慢待。

所以,此番前来的钦差便很重要——若其能力欠缺不足,在此时局下,只怕很难及时调动到足够的兵力。

若又是个草包人物……

常岁宁想到这个可能便觉头皮一紧,若说她的老师患有厌蠢之症,那她便有草包恐惧之症。

这世间之大,千万个草包也容得下,生来即为草包也并非过错,但若将草包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上,那便是很大的灾难。

李逸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她此番必须与老常先行赶去拦截李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身先士卒了,出于考虑后续是否能有托底的助力及时赶到,常岁宁问:“可有探听到此番奉旨前来的钦差是何人?”